今天在微博看到了我以前上学时候很喜欢的年轻作家——一个上海姑娘(具体就不说是谁了),豆瓣老用户,现在微博粉丝也有10万+。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她的动态了,看她最新的微博,有一条是前阵子在上海书城办新书签售会,当天居然只有一个人来捧场。她哽咽着感谢这个读者,场面颇为尴尬。
回想起来,最早关注她时她还在西班牙留学,在网上写了个帖子教人怎么用三脚架拍出特别文艺的自拍照,在当时算得上是爆文了。我觉得挺受用的,加上她的文笔也算平和流畅让人觉得非常舒服,我就加了她的关注。
她回国后先是在广州的西班牙大使馆工作,看上去挺光鲜亮丽的。不过最后她决定辞职,走南闯北采访各地平凡人,进行“梦想交换”的活动。那时候我特别羡慕她,佩服她的勇气,做着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那会儿很多人应该都和我想的一样。除了采访、写书,她还上电视,在各地高校做演讲。但是渐渐地她的文章、她的书越来越千篇一律,也越来越没人看了。上海主场的签售会居然只来了一个人,她自己应该也没想到。
这样的结果虽说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回看她采访的那些故事,几乎都只是陈述背景,转述被访者的话,少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就这样平铺在读者面前,显得有些单薄。
同样是纪实类的采访,像白岩松或者柴静,他们是在引导被访者回答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并在采访的结尾有自己的主张和态度,而不是一味任由被访者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才是主导这个采访的。而这个上海姑娘的被访者们却成了采访的主导者,她自己变成了一台“录播机”。她的访谈里,没有自己的角色存在,时间久了,读者也就不需要“她”的存在了。
再举一个近一点儿的例子:简书知名签约作者——剽悍一只猫,一年内采访了100位大神级牛人。他的每一篇采访稿的基本架构都是:人物背景+访谈实录+个人感悟。且不说内容和文笔如何,但是每一篇的采访都是有血有肉有态度的,让读者可以跟着一起融入其中,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思想进行碰撞,大家自然就爱看。
同样是讲故事,有的人讲起来极有吸引力,有的人讲起来就没人听。讲故事这事儿看起来简单,但是要赋予故事灵魂就不容易了。要让听故事的人能从故事里听出讲话人的态度,这才是吸引受众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