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顺利的度过人生,却经常事与愿违。逆境、挫折都是不愉悦的体验,但正如地震是地球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样,终其一生,每个人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如其来的挫折、逆境、压力,有时候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早期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认为:遭受了不愉快经验的人,必定在心理上有所创伤。但是发展心理学家在深入的研究之后,发现有的身处逆境、遇到挫折的人并没有被打倒,心理反而变得更强壮。所以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专家开始研究自身力量的重要性。
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韧性。
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众多流派围绕这个主题做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约有80%的人在经历了感情创伤后有韧性复原能力,即他们不需要治疗,自己就可以克服遭遇的经历,战胜困难的得以恢复。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研究者的关注重点逐渐转向韧性的积极面,试图用人类的天赋潜能和积极力量阐释重组心理韧性的心理能量。
一、韧性的概念
在逆境中激发出来的一种生命的潜能,能够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
具体的讲:韧性是个体的一种能力,透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因为韧性,当个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二、韧性的理论
1、韧性人际关系情境影响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际情境塑造了个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关于自身的信念,这些信念导致个体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体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影响其人际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个体拥有父母的陪伴支持,使其感受到良好的人际情境关系,自我效能感良好,就会表现为良好的情绪及行为表现,这些又反应给他的人际情境,形成积极的循环,最后表现为个体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学业成就,高生活质量等。反之则可能产生各种消极结果,如抑郁、自杀、学业不良、反社会行为、社交孤立等等。
2、韧性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强调了各种因素协调配合对发展心理弹性的重要作用。
内部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
外部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
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如果有一个因素能量变小,其他的因素能够及时补偿的话,也可以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从而表现心理韧性。
3、韧性过程模型
在面临困境和遭遇压力事件时,个体为了继续维持本来具备的“身心平衡状态”就会调动起各种保护性因素来和逆境进行对抗。个体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开始重新整合,并导致下面四种情况的发生。
(1)心理弹性重组: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还要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2)回归重组: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3)缺失性重组:个体到达新的平衡状态时放弃了原有的一些动机、理念和信念。
(4)机能不良重组: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
三、韧性的形成方式
1、先天因素
2、个人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
3、危机事件后的个人学习经验
四、韧性的因素与结构
1、影响韧性的因素
(1)个性因素: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思维能力、洞察力等等
(2)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2、韧性的结构
性格类型、关系类型、环境类型、哲学类型
四、如何培养韧性
在人的一生中,人脑都能保留其重新组合的可塑性能力。艾尔 塞伯特认为,发挥韧性优势的步骤要遵循五个阶段分层设计,每一个层次建立在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之上。
1、保持健康、能量的可持续性。
2、改善自己的分析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解决问题的技能。
3、加强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
4、开发高韧性身上具有的特别素质和技能: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乐观和希望、正面思考等等。
5、磨砺“意外发现珍奇的才能”,找到挫折背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