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和历史的面前,个人的渺小是不言而喻的,只是做官的如果勤政爱民,那人民对他的爱戴竟是可以生生不息,甚而与自然与历史相抗衡的。让自己成为被记住的历史的一部分,这也是大部分古代知识分子想要做到的。
所以对很多文人墨客而言,每逢佳节不仅仅倍是思亲了,他们总免不了之乎者也的作几首诗为后人所传颂。千百年前端午将至的今天,唐代诗人文秀也不忘留下这样的诗句缅怀先祖,纪念佳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自古以来,全国各地端午节的活动彼此相似,又各有差异,所以端午节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但是,其核心内容都是驱除邪气,保持健康。这是端午节的文化本质。
端午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端午、重午、端阳、天中节、浴兰节、女儿节、娃娃节等。这些名称的产生时代不一样,涵义也不同。比如作为端午节现代俗称之一的娃娃节,因为端午节的辟邪保健习俗主要是保佑儿童,五色线、五毒服、涂雄黄都是用在儿童身上,所以有“娃娃节”的称呼。
学术界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假说。例如辟邪说、纪念屈原说、仿效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龙腾说,以及古代越人新年说等等。假说不同,节日的起源时代当然也就不同。在这众多的起源假说中,可能只有辟邪说是最可靠的端午节的起源假说。因为深入分析端午节各种习俗的核心内容,我们会发现他们具有惊人的内在一致性——辟邪除瘟。
可是古人为什么要在五月五日辟邪除瘟呢?换言之,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一天有邪气侵害、如此凶险?其实,这就是古人创造端午节的思想基础。了解这个思想基础,是探讨端午节起源的重要前提。
长期的生活实践使古人知道五月仲夏疾病较多,而当时的医学不发达,人们不知道病因,就认为此时多邪气。而古代的哲学家们相信阴阳二气的和谐是宇宙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普通人所说的“邪气”,哲学家所说的“阴气”,都成为端午日不详的理由。为了应对这种“邪气”,人们创造了各种习俗。这也成为后来端午节习俗集中在辟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不过我们现代人当然不相信所谓的“邪气”、“阴气”。但是,夏季多蚊虫、多细菌、病毒,对于生命健康有威胁,仍然值得我们重视。传统端午习俗中包含的人生科学经验,仍然值得继承。至于传统端午节中各种艺术想象,我们也可以视为现代生活的点缀,从而使我们越来越枯燥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趣味。
端午节是一个大节,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相关习俗异常丰富。例如出游避灾、登山克仗、采集百药、斗百草、沐浴兰汤、辟邪装饰、时令饮食、祭祀瘟神、龙舟竞渡、社会交际等等。
古人十分强调顺应大自然,力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躲避仲夏五月的酷暑,他们或登高望远,或乘水临风。既避开了邪气,又趁机游山玩水,一举两得。不过遗憾的是,传统习俗中的各种出游避灾活动,现代大城市人都已经基本淡忘了。
夏季炎热多汗,为了保持清洁,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端午节的沐浴却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更主要是为了祛除邪气。所以,端午沐浴不仅用热水,水里还要加上有香气、能辟邪的兰草。战国时期出现的沐浴兰汤习俗就是这样。
现代社会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很多人天天洗浴,洗浴用品中香味剂甚至药剂也丰富多彩,端午节沐浴逐步丧失了节日习俗的独特性,越来越淡化了。
人类的节日文化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中最直观的方面就是特定的节日装饰品,包括环境装饰和人类衣饰。它们传达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古代端午节作为一个处于“恶月”的节日,其节日装饰的特点在于辟邪。
古人为了抵御端午时节的邪气,通常悬挂、张贴神像或者各种符咒。把五毒图案用作驱邪方法的时候,五毒图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巫术符咒。其中的原理是以毒攻毒。也有时候人们把五毒当作所有害虫的代表,在节日里驱逐或者“杀死”它们,以象征驱逐和杀死所有害虫。
无论是利用五毒来避除邪气,还是象征性的消灭五毒,端午节有关五毒的习俗各种都跟科学没有多少关系,它们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形式。人们利用五毒的恐怖形象,提醒大家对各种威胁保持警惕,爱护生命。
端午时节,北方有许多水果成熟,如樱桃、桃子、李子等,南方水果更多。作为时令水果,它们自然成为端午节食物。春天孵出的家禽此时也成熟,可以宰杀了。因此有些地区有端午吃鸡鸭的习俗。另外,吃鸡蛋、鸭蛋、大蒜等在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不过,最有代表性的端午食物还是粽子、雄黄酒和五毒饼、五毒菜等。
确实,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时令食品。在早期,粽子表示的意思是顺应季节变化和帮助季节的运转。农历五月是北方黍子成熟的季节,用新熟的黍子做粽子正好代表着新季节。所以,粽子可能起源于北方。但是,后来粽子的象征意义越来越复杂,辟邪、纪念屈原等内容逐步都渗透到粽子中。
中国古代盛行祖灵崇拜,但凡节日,一般都有祭祖活动。端午节也有祭祖,但是,其内容结合了仲夏季节的特点。除此之外,祭神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端午所祭祀的神灵,有天神、张天师、钟馗、瘟神等等。
在端午节所祭祀的神灵中,有一个神灵非常突出,身份也十分明确,那就是瘟神。瘟神,就是疾病之神。端午正是盛夏,害虫多,疾病多,所以在这个特定时刻祭祀瘟神但是很符合实际要求的。
对待这个瘟神,人们的祭祀方法也是很独特,有的是祭祀瘟神,有的是“送瘟神”。相信瘟神掌握瘟疫,祈求他保护人类免遭瘟疫的时候,就采用祭祀瘟神的方式;相信瘟神带来了瘟疫,那么就要采用送瘟神、烧瘟神的方式了。
基于时令方面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双重原因,端午是古人十分担忧的特别日子,又是一个休息的大节日。因此,社会各阶层的成员趁此机会互相走访,互赠节日礼物,借此表达相互之间的关怀,从而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还数龙舟竞渡。不过,历史上的竞渡习俗,有的在春季,有的在秋季,不一定都与端午有关。端午竞渡在晋代就已经出现。南北朝至隋朝,端午竞渡主要流传于南方地区。唐代以后开始传入北方。但历史上这个习俗主要还是存在于河流较多的南方各省,北方比较少见。
同样是端午竞渡,各地传说很不一样。这种情况往往使人迷惑。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正确对待不用地区的不同民间传说的态度。民俗是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同地区历史与地理条件不同,人们对端午节的解释有差别是很正常的。
尊重不同地区人民各自的文化创造,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有利于创造未来文化。因此,我们不能用普遍的屈原传说去贬低或取代其他地方性的民间传说。
风俗习惯是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行为模式,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被它塑造和规范。林林总总的端午习俗指导着人们在仲夏五月这一段特定时期的行为,而每一个人在实施这些行为的时候,内心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这些情感反应通过诗歌等文艺作品得到抒发,通过民间传说、小说得以体现。当文艺作品把个人的情感、认识固定下来,呈现出来以后,它们又构成端午风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对后来者进行塑造。因此,文艺作品是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途径。
端午节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并不是天然合理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节日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很多传说故事来说明各种习俗事项的合理性,并强调它的文化价值。当然,百姓创造的民间传说依靠本身的艺术魅力,大大强化了原有风俗的吸引力。
端午节在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情感反应最集中地表现在大量的诗歌作品之中。诗人通过自己的妙笔生花,把端午节的民俗生活表现得五彩缤纷。端午节是充满阳光的节日,传统的娱乐并不单调。
老北京就流传着一段小曲《端阳节》,表现了端午的节日景观:
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
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
樱桃、桑葚、粽子、五毒。
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
一支支艾叶菖蒲悬门户。
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
姑娘们鬓边斜簪五色绫蝠。
诗人几乎把端午节的全部内容都纳入笔下,可是有条不紊,虽然作者对端午民俗早已烂熟于心。在一片叫卖声中,火红的石榴花等映入眼帘。脑门上写着王字的男孩子与鬓发上插着五彩蝙蝠的姑娘相对而出。景象的热闹,内心的喜悦,不言自明。
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各民族中广泛流传,而且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续传播到朝鲜、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地,发挥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端午节的时空观念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适应性。虽然它原发于古老的农业社会,但是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科学性和合理的价值观念,使它在现代化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端午节所体现的科学、合理的人生观念在当代社会完全可以继续发挥良好的社会文化功能。它可以提醒我们注意夏季卫生保健,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有了现代医学知识,了解了人类疾病发生的原因,自然不需要崇拜瘟神。但是,送瘟神仪式作为一种对集体健康的祈求,代表了非常美好的情感。我们有何必要加以排斥呢?
龙舟竞渡作为传统体育娱乐,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基础强大。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的屈原传说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更是我们应该珍惜的重要文化资源。所以,端午节是一个卫生防疫的节日,一个郊游休闲的节日,一个体育竞技的节日,一个社会交际的节日,更是一个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节日。
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作为人类集体生活的模式,本来是不需要保护的。可是,在现代中国却不得不加以保护。因为我们的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面临着国内外激进知识分子的刻意忽视与歪曲,还有愚昧无知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个得来不易的端午节。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到真正的“端午节保卫战”中。保护我们的端午节传统,让它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它给我们,也给全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