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末班车走了,跃迁新途径在哪?

暴富末班车走了,跃迁新途径在哪?

/李药丸

作为一个94年的男生,我觉得自己再往上爬一个阶级真的好难,更别说暴富了。这让人很难过,因为我是那种从小就想挣很多钱的人。我不想一辈子给人打工,我希望45岁之前就退休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我还希望能在我出生的城市买上6套刚需,我们两口一套住一套补贴生活,婆家娘家各留一套收租养老,给孩子一人一套结婚。按现在时兴的说法,这叫财务自由。

直到不久前我都不觉得这个愿望很夸张,因为我爸妈虽然没做到,但是叔叔大爷姑姑阿姨做到的不少。我对爸妈给我创造的条件并没什么怨言,他们已经跑赢了很多人。只是觉得我能在他们给的不错起点上,弥补一些他们的遗憾,在我这代追平那些或优秀或幸运的叔叔大爷姑姑阿姨。

然而,随着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我只能承认自己牛逼吹大了。

时代变了,末班车走了

为什么说牛逼吹大了呢?因为现在挣钱太难,真的太难,跟他们那个时候比不了。

《平凡的世界》里少安开砖厂,小两口加上一个老爹,肩挑背扛烧土窑就干出一番名堂。这是那一批创业者的真实写照:市场意识普遍缺乏、市场供给普遍不足、市场监管普遍不存在的情况下,只要你敢起一个摊子,撑到第一批货成功出手,那就能在市场上获得与成本极不相称的暴利。

经济学上讲,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不存在超额的经济利润。而完全竞争市场有几个假设条件,大概可以分成两类:1.不能有垄断,2.信息要充分。不能有垄断显然在过去40年里相当不成立,即使不谈奉旨垄断的若干命脉行业和“官倒”,各层次生产力的匮乏也使得几乎每一种产品都供不应求,卖家拥有极大的市场力。“信息要充分”也是同理,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骗子、大忽悠和PPT创业者。当一个市场偏离完全竞争市场越远,也就意味着某些参与者获得的超额利润越多。

在这大风呼呼刮的40年里,风口不只是狭义的“下海”:浩荡的城市化进程推高了房价;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壮士断腕”惨坑一部分工人阶级,让剩下的体制内人士得以轻装饕餮;打开国门释放的巨大套利空间,让外资和外贸参与者挣的盆满钵满;前些年的互联网双创又是一轮波澜壮阔……所有这些具体场景,都能参照我们上一段的模型来分析,又结合了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情境的若干特点。

这就是为什么上一代会有那么多暴发户、土老板,以及“书读多了影响挣钱”这样的“高论”:只要你肯撸起袖子、拉下脸皮、放下道德包袱,那就天然的处于市场中的有利位置。事实就是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如果以财务为标尺,“读书无用论”并不荒诞。

简单地说,此前时代是个瘦子,只要不害臊,贴在她胸口上都能摸得到节奏。现在的问题是,时代发福了,脉象不那么好把握了。

垄断在逐渐破除。一方面是不断推进的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很多低层次产品的产能增长甚至过剩。信息不对称也在消弭和演化,这来自于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和政府监管手段不断的与时俱进。再加上持续开放一段时间后中国与老牌列强软硬件差距的缩小,以及城市化的步伐放缓……

总之我们发现垄断行业越来越少,小煤窑不再让挖,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外企裁员越来越狠、薪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二线三线城市房价很多逐渐涨不动,以及等等。

同时我们也看到,那些早已挖出第一桶金的人,过的相当滋润。又毫不客气的堵住后来者对他们的复制和超越。于是,那些发现自己再没希望像他们学长那样,30岁房车配齐的985北上广深漂们,为阶级固化而焦躁不堪;父辈没在上一轮中完成原始积累的土著,也只好竖起一个“外地人”的靶子吐沫横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名为“小资情调”、“中产品质”的消费主义陷阱中麻痹自己。清教徒式的勤俭被嘲笑穷酸只是现象,只通过这种勤俭实现跃迁可能性的锐减才是本质。

时代变了,末班车走了,人们在尾气中哀嚎、叫骂、麻木。

跃迁新途径在哪?

末班车走了,我们就只能留在原地吃西北霾吗?我觉得不至于。虽然困难增加了,但是路还没堵死。

第一要看清形势。有个概念叫“无套利定价原理”:套利的便捷性使得市场上套利机会的存在总是暂时的。因为一旦有套利机会,很快就会有人实施套利而使得市场又回到无套利机会的均衡中。中国过去的四十年,正是这一概念从理论变成现实的四十年。我们观察到钱越来越难挣,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易于发现的、门槛低的、风险低的机会,都逐渐被套利者抹平了。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被监管者堵住了。

那么,宏观上的套利机会越来越少,是不是意味着“套利”绝对不再可行,我们只能苦哈哈的在“均衡状态”里刨食?窃以为不然。

首先我们不能以全盖偏。高成长的行业仍然有,比如三年前“双创”热潮时期的移动互联网,两年前的直播,一年前的手机游戏和鸡汤公众号们。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会培养新的人,新的人就会有新的消费偏好和产品需求,如果能尽早抢占一个“供给者”的位置,则跃迁绝非遥不可及。很多领域仍然年轻,仍然有打透一点就脱颖而出的机会。还有一些“永远在风口”的行业,比如教育;和一些已经可以看出会“火上二十年”的行业,比如医疗和养老。

其次,易于发现的、门槛低的机会正在被套利者抹平,但隐蔽的、有一定门槛的机会,则不是随便哪个煤老板、小土豪扔上几百万就能搞定的。发现这些机会,专业知识和敏锐嗅觉缺一不可;开发这些机会,除了资本和勇气还需要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把控。终于,精读和深耕的价值被充分认识,鸡贼让位于智慧,资本不得不开始尊重专业。

第二,我们要在形势里怎样做。很多的小伙伴,包括我自己,有时候都会感叹自己能拿出手和这个世界讨价还价的东西太少了。做生意没本钱,学校书本里教的东西本就与实际有差距,又学的浮皮潦草,算不上一技之长。

越来越发现这种纠结是浪费时间。资本,究其本质不过是一种生产要素。诚然是一种不可缺少,又极端分布不均的生产要素,但是没有哪一种产品是只靠资本就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是生产出来就能获得利润。

就算你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你也有至少两项生产要素可以供给出来,其一是劳动力,其二是企业家精神。关于劳动力无需重复那些“越努力越幸运”的鸡汤,只借用忙总的一句话:如果你连克服懒惰全力以赴都做不到,那你还没有到能谈论其他事情的层次。当然,这只是最终实现跃迁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关于企业家精神也只能简单聊聊,因为这个概念的内涵既宽泛又深刻。这是一种一个人在创新、合作、冒险、敬业等方面能力和素养的综合指标,他代表着勇敢、机敏、果断、坚韧等等重要的品质。靠着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我们是可以积累这种生产要素的,即所谓“修身。

当我们把这两种生产要素准备好,一旦遇到机会(比如前些年的双创投资热),则在一个广义金融业逐渐成熟的社会里,资本未必就是干一番事业的最大瓶颈。毕竟互联网已经让你被别人知道的困难程度大大降低。

为什么我们必须跃迁

我老跟我女朋友念叨买房,有一次给她说烦了,问我你怎么就这么执念这件事?我说,我念叨的买房这两个字,只是一个代名词,他至少有这样两方面的含义:

(1)我从小住在北京郊区的国企家属院,后来搬到了西二环旁边一个被城中村包围的商品房小区,高中时又在双榆树的一套老破不大不小里住了两年。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住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体验真的有很大差别。在西二环的时候每天上下学提心吊胆,怕被城中村里的坏人拐走,混混欺负。周末也无处可去,连看个电影都要坐一小时公交车。

但双榆树就很不一样,至少看电影溜达十分钟就到了。夏天觉得自己屋里开空调闷,骑着车就可以去国图人大。跟同学约自习可以直接去中科院的图书馆。

也就是说,住在不同的位置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念叨“买房子”,是在念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为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提供一个坚实的根据地。

(2)数据显示,买房是过去几十年唯一能无脑跑赢M2增速的理财方式。

房屋是一种资产,这种资产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租金),而且其本身的价格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如果时间倒退回十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彼时政策限制少,房价也没到今天这个地步,只要你敢沉下心一套接一套的贷款、月供、置换,获得可观财富的成本和门槛在今天看来简直低的惊人。

如果现在这么做,那么十五年以后看,仍然会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北上广深还会是经济中心,土地供应的垄断也不可能被打破,就算被打破了,好地段也永远稀缺。因此“京沪永远涨”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件事也可以反过来想,让京沪在20年之内暴跌的只能是世界大战或者外星人进攻这样的黑天鹅。这样的事件发生了,你肯定也来不及后悔当初投资失策,赶紧躲进核掩体要紧。

而且当租金这种被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人就可以从以糊口为目的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真正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比如读上十几个博士学位,研究一下文学和艺术。就算自己这一代来不及,也可以为下一代打好基础。

所以,我是在用“买房”两个字,来概括自己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为了达成这个理想所必须要进行的物质准备。这并不意味着我排斥能够让我达到同样目的的其他事情。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仍然希望被动收入就能支撑起自己的基本生活,那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积累下一定的家底才行。因为被动收入本质上是按要素分配中,资本要素产生的回报。比较来看,“买房”确实是所有类似的资产配置中最省心、最可靠的。

然而现在的房价,已经不是一份“好工作”就能撑得起的了。我家的小区从03年到现在房价涨11倍,也就是说光凑齐首付就难了11倍。这十四年来,毕业生起薪有涨11倍这么多么?动辄二三百万的首付,一年10%的涨幅,就是码农和金融民工也不敢夸口自己能靠工资追的上。

资产的价格在以指数增长,如果仍然以线性增长的收入来储蓄置产,那我们永远也没机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跃迁,必须豹变,必须卡位。要么挂住末班车的车尾死不放手,要么掌握新玩法,靠黑车、共享单车或者哪怕撒丫子快跑,在下一站重新上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