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奉学院要求在报告厅听了一场讲座,从八点半到十二点,给我们讲授的是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给我们讲的时候很是群情激昂,讲到激动时候还会站起来,称得上是手舞足蹈了,语言很是生动与准确,听讲过程中时不时出现一阵阵的笑声,教授到后半截更是直接把外套脱了,白色的衬衫,红色的领带,就像教授给我留下的感觉一样,纯洁、热情。听讲中间还百度了一下教授的生平,称得上的是一位大牛了,没百度前我以为教授顶多六十多,经过度娘才发现教授是1943年的,当时就觉得这教授长的真年轻,后来结尾的时候,书记说教授以75岁的高龄在这里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声情并茂的讲座,,,,,,再想自己之前百度到的,43年的可不都已经70多岁了,心里顿时生出来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后来又想到我的导师,导师是54年的,今年也60多了,我爸是63年的,今年是50多,我爷爷今年也70多了,跟教授差不多的年纪,通过一番对比,我仿佛又懂了什么。虽然自己一直没觉得我爸老了,还是很年轻的样子,可每次过年回家的时候,看到我爸的同龄人跟以前记忆中的样子比较明显沧桑了,就在想我爸是不是也一样,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了,还是觉得我爸跟以前一样年轻,只不过白头发多了一些,只不过是精力下降了些,今年还因为醉酒摔进了医院,用我妈的话说就是逞强,不服老还以为自己很年轻,所以不分白天黑夜地喝酒,爷爷也是,虽然较同村人看起来年轻,可自己也能明显感受到爷爷的年老
想想爸爸和爷爷,再想想我导师和今天的教授,我不知道这该不该归结到城里人与村里人的差别?还是该归结为人有没有追求的缘故?不同的环境下造就的人生果然是不一样的,而城里人和村里人从小就面临着不同的环境,面临着不同的生活选择,在一个人的前半生中,城里人因为阅历的不同有了自己的追求,有了自己的目标,而村里人的目标就像那个故事一样“有人问放羊的为什么放羊,他回答娶妻生子,然后又问让儿子干啥?回答说放羊,然后娶妻生子”代代无穷尽地让孩子娶妻生子,不会为自己考虑,所以等一旦真的年迈时候就一下子空虚下来了,农活已经干不动,而孩子已成家立业,所以整日无所事事,这人呐,一旦心里没个念想什么的会老的很快的
总觉得身体锻炼可有可无,可随着年纪增长,就会发现身体锻炼的必要性,我想我导师和老教授都是坚持身体锻炼的,零零碎碎地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是信念的重要性?还是城乡的区别?不得知,只想着自己要锻炼自己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不然等到毕业的时候论文不说内容如何,一堆病句就很尴尬了,不希望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以自己终成为一名废柴告终,所以先写下来咯,好歹也是有些明确核心的,或者以后再看的时候可以更加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