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虽然没有文字,但精神生活还是丰富的,有他们自己的娱乐方式。
唐代诗人岑参在一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写道:“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句的意思是,凉州城只有七里地,但有十万人家,而且一半的当地人都会弹琵琶。
这可能是一种夸张的写法,事实上并没有到如此的地步。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凉州城内,琵琶这种乐器的普及程度。
在琵琶的弹奏上,有一种弹法叫反弹琵琶,据说这种弹奏方式就是从匈奴那边传过来的。
反弹琵琶是以琵琶为道具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反弹琵琶舞。有一幅壁画描绘的就是反弹琵琶。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只是一个舞蹈姿态,而不是一个舞蹈种类,是以琵琶为道具的琵琶舞。
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写道:“枇杷,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日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枇杷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叫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杷。根据它演奏的形象特点,故而把这种乐器命名为“枇杷”。“枇杷”,同现在的“琵琶”。
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之为鼓。当时的匈奴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
王昭君和亲就与琵琶产生了关联。
“昔(细君)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妃亦必尔也。其所造曲,多哀怨之声。”
自此,昭君出塞的形象便是:昭君骑着白马,身穿花绣皮袍,衣领鬃鬣披肩,头戴狐皮帽,昭君身后有一侍女,也身穿皮袍、皮领披肩,乘马,手抱琵琶,紧随昭君。
只是,那么冷的天儿,那么大的风,还能顾得上抱琵琶吗?
除了琵琶以外,还有三弦子、马头琴、胡笛、萧等,也是源于游牧民族。
匈奴人在唱歌的时候,一般都会用胡笳、琵琶、胡笛、浑不似、箜篌等乐器伴奏。
其中,胡笳的声音非常哀婉,东汉才女蔡文姬作了一首乐府长诗,就融入了胡笳音调,叫做《胡笳十八拍》。
没有文字的精神世界并不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