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二、译文
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自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其然的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却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才试图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提倡遵守礼,没人回应则愤怒地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那些占卜,预言等行为,不过是道的虚华外表。而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格的人,舍弃轻薄而采取厚实,舍去浮华而处于真实的状态。
三、解读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有德的人,不认为自己自然而然地做的那些有德的事情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不去宣传,不去炫耀,事情做完就过去了,这才是真正的有德。
2.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做了一些事情之后,心里就老是放不下,害怕做了好事没人看见,失去了做这个事的意义。所以老是强调这事是我做的,我是个有德的人。老害怕这个东西失去,老是不断的提起自己做过的事情,这反而是一种境界不高的表现。
3.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最有品德的人自然而然地作为,做完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忘掉了。一切顺其自然,无为无以为,这是真正有德的表现。“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则是本来做事时没有太多想法,但是做完了好事之后却念念不忘,恨不得时刻提起,故落入“下德”甚至“无德”。
4.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最有同情心,最有仁爱思想的人,有心为善,有意的去做好事,主动的去做好事,做完之后努力的去把做过的好事忘掉。
5. “上德”比“上仁”的境界要高一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最有德的人做好事时是自然而然的,遇到了之后就直接去做,做完了也就把它忘掉了。而有仁爱之心的人,是在有意识的做好事,做完之后再努力把它忘掉。虽然说最后都忘掉了,但做事之前却是一个自然而然,一个有意为之。就比如明天要考试,我今天就想,明天我要考试了,今天要早点睡早点休息,休息好为明天考试做准备。这就坏事了,你越想让自己休息好,越是强行压制自己,得到的结果可能恰恰相反,越想早睡就越睡不着。
6.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比“仁”又低了一个层次。它主动去做好事,然后做完了就牢牢记住,念念不忘。
7.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是礼貌、礼制,是德的外在表现。老子认为一旦礼成为了礼制,就有了一种原不该有的强制性,继而强行要求大家去遵循。这时一旦没人响应,上礼之人就会着急的跳起来,高举手臂呼吁大家,并对不遵循礼制的人进行否定、指责和抛弃。
8.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老子在讲这样一个逻辑:失去了“道”,然后才提倡“德”;“德”没人理了,然后再提倡“仁”;“仁”也没有约束力了,然后再提倡“义”;提倡“义”也没有用了,于是就出现了礼仪礼法。我们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也是这样,老子讲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韩非子讲法……这正是失道而后德逻辑的现实表现。
9.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提倡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所以提倡礼的时代,就是大家不讲忠信的时代,也是大乱即将出现的时代。
10.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就是预言,“前识者”就是预言家。老子对那些装出来的预言家,是持否定和批评态度的。他认为那只不过是道的外表,是愚昧的开始,不是真正的学问,这样的预言家也不是真正的思想家。
11.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认为大丈夫,也就是君子,真正有品德、有思想、有智慧的人,要处厚去薄、处实去华,选择有道的行为,沿着符合道的正确道路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