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包括从贵族生活到平民百姓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基本上我们都所了解的一样诗经分为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的“风”是民间的小调,“雅”为朝廷正乐,“颂”是祭祀用的曲调。分为十五国风160篇,大、小雅105篇,以及三颂40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本称“诗”或称之为“诗三百”,汉代正式称为《诗经》。
《诗经》来源有以下几点,第一采诗说。采诗基本上是靠着人力去各地方收集而来的。也就生出了一种职位叫做采诗人,这个采诗人的选拔也是很有讲究的,并不是谁人都可以做这项工作的。首先作为采诗人要深入民间,要和那些民间人对话还唱给自己听,并且一般唱歌人都为女子,所以五大三粗的男子自然是不可能担任的。采诗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如果是弱柳扶风的女子自然也是不能担任的,毕竟采诗需要走遍大江南北,那时候女子尽管没有宋朝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教,但是依旧不会出行太远。
第二就是献诗说。在那个时代诗经并不仅仅是诗,而是曲子要唱出来的,许多的达官显贵就很喜欢听曲子。而献诗说也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顾名思义就是有些官员想要讨好自己的上司便将自己这一地带好听的歌曲进献给上级。一级一级的往上进献,总有一些好的曲目会献给当时的主君。但是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基本已经被认为确实存在献诗。世间歌曲千千万,可是能呈给主君的却是少之又少,更何况君主肃穆威仪,献上去的诗也都是富丽堂皇的朝廷正乐。而《诗经》中最多的却是民间小调国风。
还有一些说法比如删诗说,但是没有前面那两个说法可靠所以这里不说了。总而言之,诗经是一代一代人经过长时间所收集下来,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最后编订成书,成为了现在的《诗经》。
《诗经》的集结认为由孔子删定的,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辞云: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诗经》传授源远流长有很多种流派。
汉学流派,汉代《诗经》学从传授上分为今古文两派,今文立为博士,,古文传于民间,汉代经学传授重师法、家法。汉学是汉至唐的学术方法.今文三家。鲁申公(培)为《诗训故》,亡于晋。而齐辕固(亡于魏)、燕韩生(婴)皆为之传(无传人,亡于宋),三家传本均以当时隶书写出,称为今文学派,皆列于学官。古文派。汉代传《诗经》的还有毛公(亨、苌),传本乃古籀文所写,称为古文学派。郑玄为《毛传》作笺,杂今文三家之学,打破今古文壁垒,成为通学。唐孔颖达作《正义》,疏不破注,引申毛、郑两家之学。古文经成为今天所能见的唯一一家。
宋学派。宋学派代表是朱子的《诗集传》,朱熹以文学、义理解《诗》,开启了解《诗》的新途径。重义理阐发、着意探求新义,沟通诸经相互启发,重文本解读。
清学派。清学指乾嘉学者为主体,以考据训诂为内容的古文经学派。兼取诸家,有别汉学主师法家法。清学兼重子史,涉猎范围广泛,出现了一系列著作。
《诗经》流传千古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它有这自己本身的功用《诗经》首先是统治阶级宴飨娱乐、祭祀的工具,礼崩乐坏后,《诗》教倾向语言修饰的“言教”,赋《诗》言志也成为贵族身份的特征和自我认同。其后赋《诗》风息,《诗》教则注重伦理教化。孔子首先全面论及了《诗经》的社会功用,云: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总得来说 《诗经》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学是分不开的,我们认知品读就能发现,这些作品中夹杂着情理、美善等因素,其阐释出一种天人合一的价值,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培养自己的高尚的情操、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有着其独到的见解和魅力,正是这种文学与美学观念的结合,使得《诗经》中的作品给我很大的启发,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比如其中的《桑柔》所表现的就是对周厉王的辛辣讽刺,对国事黑暗、奸臣当道、暴行疾苦有了深刻的解读和诠释,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也做了细腻的抒发,这种忧国忧民的感情不得不使我们动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仍旧是秉承“中和”的这种价值观,没有往又偏,也没有往左偏的中庸之道是我们行事时人人都要有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的价值观。又比如其中讽刺周厉王的统治,但却并不反对王权,同情人民的遭遇,对于奋起反抗人们却也不支持,正是这种价值观念和审美,造成了人们忠君、恤民的价值观念。也是我们学习《诗经》这一方面精神的一个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