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内外皆是诗
秉烛夜读的时候,突然有了本文题目,便逼着自己动起笔来。古人有早吃粥,晚浴足,野地出恭夜秉烛一说,称之为人间四大美事,这四美不亚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四美。对此,我的感触堪称良深。
现在不说感触,回到本文题目。
题目来自王老师贤友君的两本书,一本叫(思想的门槛),一本叫(野火与柔情)。想必这两本书群内各位均有领略阅览,且领略阅览过后,又有着不同的感受。我想,门槛二字,确能令人想像一辈子,槛内是锅碗瓢盆,家人互依,槛外是大千世界,风雨天地。槛内想的是打拼生活,槛外思的是打拼人生。虽然是天同复,地同载,天地间的同一个人,槛内槛外却是不同的人生,故槛也可以理解为坎。
王老师贤友君在(思想的门槛)中谈天论地,描风绘雨,咏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唱江水滔滔始源更始心,可谓之深刻,深刻到如同野火,野人燃烧,以至燎原,目燎原之势,又来自圆梦之初心,真的是众志成城。为圆复兴之梦,又须得柔情似水,即包容之心,那是童年一棵树的心语。枯藤青芽,小桥流水,故乡的一棵草,远方的一座山,哲人之思,愚人之语,都在王老师贤友君的笔下熠熠生辉。
壮哉,思想的门槛!
壮哉,野火与柔情!
思想的芦苇在心灵中摇曳,倘若你的心灵沾染一絲一毫的灰尘,这芦苇就来帮你拂去,如同电脑中的病毒清理,而心中的一棵树,则呈现了童年的无邪和天真,这无邪和天真又培育了亘古不变的初心,她经过了荒野的远足,终于迈出了思想的门槛,迈出了前行中的一道坎,更上一层楼,唱响了对乡愁的新解,对明天的礼赞。
迈槛,过坎,王老师贤友君凭着对文学的追求,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是省民俗学会会长,诗人,作家,(未来)杂志主编,但他不靠名头吃饭,他靠自己在鲁迅曾经耕耘的文学土地上辛勤的耕耘,他和他的朋友们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他在忙碌中跨过一道又一道思想的门槛,让思考的野火勃发,让柔情柔出包容之涛,柔成和谐世界,柔成文学之大美。
我无需过多引用两本书中的佳言美句,单这两本书的书名就足够你的思考和想像。
是的,确是如此。
先前有专家学者写出一文叫(一本书),我现在写这篇短文,提到了两本书的名字,能否将此文题目叫(两本书)呢,我相信读者可以理解。
门槛内外皆是诗,诗由思考的野人与柔情组成,思考时要有野火的气势,下文时要有包容的柔情。毫无疑问,我们从王老师贤友君的文章和诗歌中,获得了一种抵御外界诱惑的定力,一种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安宁。
让我们继续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