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家有几天了,你开始被爸妈嫌弃了吗?
ANYWAY,这篇文章源于前天我听错了我妈的一句话。
家里前段时间装修,我的房间缺块窗帘,妈妈打算带上我一起去买块布回来自己做。中午妈妈下班以后在楼下喊我,我正在三楼鼓捣些其他东西,可能喊了几句我没听见。
后来我跑到楼梯口说,要现在出去吗?但是我手头上有事耶。
然后听到妈妈急躁地喊了一句“那就别去了,我自己去,省的烦。”
我可能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这前后语气的突然更替,愣了一会儿,耷拉着脑袋走回了房间坐下。
回到房间的我已经兴致全无,呆呆地继续刚刚在做的事情。
后来妈妈跑到阳台晒衣服,跟我搭了几句话,但是,我却不热情了。对没错!我还在为刚刚的事耿耿于怀(妈你吼我T△T)。
我:你不是出去买布吗?
妈妈:没有哇,我说明天再去。
我想为什么我会听错了妈妈急躁地说“我自己出去”呢,因为这合乎常理。
急躁合乎常理,说气话也合乎常理。
因为平时就是这样的啊。
由于要兼顾家里的大小事务和工作,妈妈有时候会容易没有耐心,容易脱口而出说气话。
其实爸爸妈妈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这种坏习惯。小则会让人心里有疙瘩,大则就会有拌嘴甚至是吵架。
有一次更搞笑的经历是,约了两个朋友,三个人去看电影。候场的时间有点长,于是我们就到楼下的麦当劳买了雪糕,打算坐着聊聊天等开场。
A:你怎么买这种口味?你不觉得很难吃吗?
B:不觉得啊,挺好的呀。
A:不是,真的。你不觉得那个味道就像带香味的洗手液一样吗?我觉得我这种好吃一点。你那个我上次吃了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我都不明白那些人怎么会喜欢吃这种味道那么奇怪的东西,还有....
B:哎!行了行了,别说了,每个人口味不一样而已啦,这有什么好深究的。
A:不是,真的,我觉得啊....
就因为两个雪糕口味的选择不同那么丁点的事,A硬生生不依不挠地说了【五分钟】。听得我尴尬癌都犯了。
在我的思绪快要被这些无聊的喋喋不休轰炸到崩溃边缘的时候,我终于看着A插了一句“让你说赢了又能怎么样呢?”
A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说“没有哇,我没有要赢不赢的呀,我就告诉她真的不好吃而已。”
A嘴上说着我没有想要赢不赢的呀,但是她那经常性的我非要让你认同我,我非要说过你,我说完我就爽了的势头已经通过她的行为一览无遗了,我们对此也是无奈地翻过了几千回的白眼。
很多人就是偏爱来这一套。
每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嘴就是刹不住车。无聊的话也好,气话也好,吧啦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也没有产生现实的意义。
也不是所有逞口舌之快的人都一心凡事必争个高低优劣,其实就是图一瞬间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好的坏的把话都倒出来的快感。不论是有谓无谓的话题,即使只是无稽之谈,也要享受一种语言上的胜利。得理时洋洋得意,不得理时也要争个三分面子,惶恐输了阵势。
他们好像永远也不会把最后一句话让给对方去说,因为自己说了最后一句话就好像证明对方已经哑口无言了,想象中的胜利就到手了。
忍不住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大概只是不成熟吧。
这不是辩论赛,就算让你说了最后一句话也不能听到热烈的掌声,也并不能证明你赢了,或许只是对方累了,懒得跟你浪费时间。
喜欢故意说气话给对方听的人,以为自己无所谓的转身很帅,但其实对方有没有真的GET到你的故意,然后向着你想象的方向去产生情绪的变化不得而知,你却已经煞费了心思在一个你讨厌的人身上。
从另一个方面说,在不知情的旁人眼里看来,你的这种行为无端把你变成了一个口不择言又或是尖酸刻薄的人。
退一步即便是知情人,我们都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也许在对方给你带来伤心沮丧的前期,旁人会安慰你,对你表示理解。但是渐渐地大家也会觉得你为了发泄情绪的口舌之快,开始变成得理不饶人,以及,你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再没有人会去想对方曾经的不是。
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呀,傻白甜不说话干什么都人畜无害与世无争,你那么心直口快不懂分寸就会惹人讨厌,你说你是不是傻。
只有闲得慌的人才有时间叨叨一大堆无聊的话吧?热衷于语言上的胜利也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该耕耘的没有去耕耘,太荒芜。
不然生活已经那么艰难,哪儿还有那么多时间去说废话。
过度的喋喋不休,不吐不快并不是一种好的习惯,有时候少说话是必要的。
太过较真和忙于主观地表达自己,而忽略周围人的感受反而会适得其反,整个过程下来,别人还没有能接受你想要表达或者证明的东西,就已经对你的声音产生抗拒。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一味地顾着说话,而更应该清楚这件事情有没有深入探讨的必要,还是其实一言带过最适合。像大家吃东西的口味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这种,真的没有必要去划分优劣,甚至强迫别人认同你的观点。
逞口舌之快,爽了一瞬间,以为赢了,其实是失去。
可能是感情,可能是个人形象又或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