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乱世,群雄割据,英雄辈出。三国群英们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那是因为后代的各种艺术形式将这些故事们不断重演,使得我们对各路豪杰基本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各种艺术形式中,又以小说《三国演义》对三国群英们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
大多数中国人对三国历史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能侃侃而谈者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三国演义》功不可没。但是,《三国演义》终究只是一本历史小说。只要是小说就必定会加入各种艺术创作,而且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然会受到作者主观好恶的影响。
说到这里,我并不是想要否定《三国演义》,而且,我认为正是《三国演义》对群英们的艺术塑造,让我们踏出了认识三国历史人物的第一步——脸谱化。所谓脸谱化,就是将历史人物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给每个人的人物特性打上一个标签,而且这个标签往往是唯一的,非善即恶,非忠即奸,比如谈到曹操就一定是白脸奸臣,关羽一定是红脸义士,张飞一定是黑脸蛮汉。这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评价方式确实简单、痛快,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了解的加深,各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随着接触史料的增多,我们会发现,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物,历史人物也都是有血有肉的矛盾综合体。我们知道了白脸的曹操虽奸诈却爱才如命,红脸的关公虽忠义竟也会固执己见,黑脸的张飞虽鲁莽却可以粗中有细。我们明白了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人物也不是能够用忠奸善恶简单概括的,我们印象里的好人并非一好百好,坏人更不是千坏万坏。如此,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便更进了一步,开始擦去脸谱,全面的看待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因此,想要看清三国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还得回归本源,从《三国志》中汲取营养,客观的了解有血有肉的三国群英。而戴燕老师的这本《<三国志>讲义》,是在对《三国志》文本的具体解读中,借助政治史、女性史、文学史、思想史、医学史、民族史、东亚史等相应视角,去复原陈寿笔下群雄辈出、璨烂恢弘的三国,对我们擦去三国人物的脸谱大有益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具体的历史人物。
纵观魏国历史,最让人细细回味的是曹操;回望蜀国春秋,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诸葛亮。这两位人物都有着复杂人生经历,其功过是非皆难以一言蔽之,却也是三国群英中被脸谱化最为严重的人物。
曹操-杀伐决断,儿女情长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的曹操早已定型,奸诈多疑,大逆不道,一定是一张代表大奸大恶的白脸。就算是稍微客观一点的评价也只是评价他为“治世之奸雄,乱世之英雄”,反正无论如何他是与奸脱不了干系了。可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性格极其复杂,形象也非常多样,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
既诡诈多疑又豁达通脱
《三国演义》中,曹操刚出场,就做了一件滥杀吕伯奢一家的大坏事。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奠定了他生性多疑,忘恩负义的形象。接着,他因怀疑华佗要对他进行开颅手术是居心不良,痛下杀手,更是将他多疑的性格暴露无遗。而且因为他惯用权术,诡诈多端,导致了人们觉得他的所有安排都是一种阴谋,就连他的后事安排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古人因此断定曹操“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民间一代又一代的传播着“七十二疑冢”的传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考古发掘,证实了所谓的疑冢,其实只是北朝贵族墓葬群,才还他一个久违的清白。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曹操去世时,留有遗令,要求节俭操办其后事,不必被礼节所约束。他既不要珠宝陪葬,也不要群臣守孝,要的是大家在丧礼后立即回到岗位,各司其职,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对身后事周详细致的考虑,也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豁达通脱。
既英雄气概又儿女情怀
三国英雄,曹操莫属。他运筹帷幄,鞭挞宇内,以汉天子之名征讨四方,对内消灭北方割据势力,安定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其“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是如此英雄之人,却有着儿女情长的一面。而这份儿女情长,在他的遗言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要求诸子要经常登临铜雀台,远望西郊陵墓;他交待后宫要在铜雀台上为他看守灵帐,每月初一十五,歌舞艺人要为他献舞;他吩咐儿女不要效仿他的忿怒和过失。这份遗言,全无国家大事,尽是儿女情长,看似婆婆妈妈,实则反映出了一个真实的曹操,一个为人父,为人夫的普通人。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章太炎评价曹操“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可谓公正。确实,他有着大智慧、大胸怀,尽管诡诈,但也不失正派!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部分人眼里的诸葛亮也已经定型,羽扇纶巾,神机妙算,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三国演义》极其衍生的各种影视作品塑造了诸葛亮近乎天神下凡的形象。可是,鲁迅先生曾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确实,无论诸葛亮再神机妙算,他也不是神,还是一个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是非功过。
“草草隆中对,后来语皆酬”。《隆中对》一直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经常被用作证明其远见卓识、运筹帷幄的重要例证。然而,阅过《三国志》便发现,三分天下的判断,并非诸葛亮独创,最起码鲁肃也同时间提出过,说明三分天下,实乃天下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因此,诸葛亮并非神乎其神,用现在的话说,只能算是对国际形势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这是陈寿对刘备逝后,诸葛亮辅政时代的描写。人们总是认为诸葛亮鞠躬尽瘁,事必躬亲,是一种无私、忘我的忠义表现。然而,不能忽略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葛亮并非一个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这种事必躬亲的强势作风,导致手下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必然出现“鸡主司晨”的情况。同时,人们津津乐道的“七擒孟获”的故事,也反映出了他不信任下属的问题。毕竟,作为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有那么多的大事需要他处理和谋划,实在没有必要亲自去征讨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此事,足以见得他对下属的不放心。一个管理者,相信自己下属的能力,不能让他们放开手脚施展才能,必然会影响团队中人才的培养。诸葛亮躬亲如此,也难怪“蜀中无大将”。
诸葛亮如此大智之人,谁曾想象,在用人上却是固执苛刻,在两件事上表现的非常明显。一是错用马谡,尽管刘备曾提醒过,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就是喜欢,他固执己见,提拔马谡,让他担负镇守街亭的重任,结果出师不利,只得挥刀斩马谡。二是严惩李严,李严与诸葛亮一道受命辅佐后主,但在建兴九年诸葛亮出兵陈仓时,因为李严负责的粮食未能及时运到,他便激烈抨击,坚决要将李严贬为平民。其用人之苛刻,令人胆寒。
陈寿在《三国志》中,既有对诸葛亮安抚百姓,教化礼仪,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的认可,也有对其能力不足,不善用人的批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毕竟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人,当我们平视他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能力有限,但却“知不可为而为之”,希望燃尽自己的所有精力,来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悲情人物。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写作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黑化谁或者替谁翻案,只是我觉得历史人物本不应该是脸谱化的,更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我们应该还历史以真实,以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