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
《不二情书》的故事起源于这本的“爱书人的圣经”,来自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书中女主角海伦与书店老板Frank因书结缘,通信长达二十年却始终未曾见面。在电影里,男女主角交集的起点也是来自对方的书信和这本书。借助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转寄的媒介,他们从互不了解到相互喜欢,以信传情,以文达意。而书信的需要等待而又漫长的特质,使现代速食社会里的他们不断错过,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会和你有怎样的故事。然而有趣的灵魂总要相遇,在查无此信的情况下,两个人最后还是在英国的查令十字街84号相遇。
影片主线明朗,将男女主角各自的生活和际遇分开刻画,再用书信将两人联系起来,书信内容是两个人对生活的不解和感悟,在这一过程里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面对问题时彼此警醒,面对伤痛时彼此慰藉。这就是两个活在梦里的人,即使在生活里他们一个是赌场公关一个是房产经纪,也不妨碍他们在信里活成了女大学生和教授,并猜测对方的生活和隐瞒自己的生活。然而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孤独。孤独到只有和自己想象里的朋友和封闭的自己对话,自我疗伤,并强迫自己变得坚硬,变得刀枪不入。
书信里曾一度提到“海鸥与仙人掌”的两个概念,与两个主角一个为爱义无反顾,一个为情自我封闭的生活现状相契合。女主角姣爷15岁因父亲欠债被抓而提着砍刀去救人,后来坐庄连赢21把还债才得以回到正常生活,却也从此开启赌场为家的生活。因为缺乏爱,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她对男人和爱情义无反顾。她形容自己的生活像海鸥。她在给男主角Daniel的信里写:“你见过海鸥捕食吗?一群海鸥绕着海岸飞啊飞,看准了水下的鱼,收了翅膀,一猛子扎下去,那样子根本就像在寻死。自由落体似的掉进水里不管不顾,就如同爱情,只不过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一无所获”。这也是女主角经历爱情的状态。她也许为了生活、也许为了逃避而选择相信爱,然后迷失在爱里,结果却是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和交易。然而这种情感的状态对于电影里刻画的三个男人来说,却可能是生活的常态。有钱的大亨、大学的校友或者是有妻子的“诗人”,在情感上都与她不对等。一个需要抚慰只当爱情是交易,一个自负甚高又自私,一个只是知己却妥协于物质。男主角Daniel曾告诫她,有些人是拿感情当作交易的,一旦挂钩利益,那就是出卖爱情。于是她一个人还清因为信任朋友欠下的赌债;于是她质问为了物质放弃诗歌的诗人,拥有钱有没有更快乐;于是她离开,听他的话拿着借来的钱,像十五岁第一次坐庄那样,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赢回尊严与生活。现实里大多数人的生活不会那么戏剧,但是在伤害里得到教训,在温暖里得到救赎,这还是大多数人生活常态。
而男主角呢?男主角14岁因为父母离异独自出国,后来再也没有回去,也不过就是为了逃避亲情。他数年像仙人掌独自支撑,像他一直重复的那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一样,包裹自己质疑生活,并且不为任何人停留。他交往的女友因为无法找到归属感最终放弃了他,他在异国他乡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然而在遇到姣爷以后,在一封封的书信往来里,相似的两个人互相告慰,他开始发现这样的生活伤人自伤,他开始渴望温暖并且试图改变。即使这过程里他一次次放弃又再尝试,但是比起刀枪不入,这俨然好了很多。
在电影里我们看见了一次次的阴差阳错,他们擦肩而过却认不出对方。而由查令十字街84号转寄的信,因为书店主人的离世断了,两个人至此失去了对方的音讯,然后他们开始发现自己无比思念对方,开始意识到想念和爱。然而因为固执相信并依赖书信的缘故,他们没有交换联系方式,他们相信缘分,然后一次次错过。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好气又好笑的情况。在如今这样的速食社会,人们交往的速度加快,写信这样老套的方式越来越淡出人们的生活,这两年来甚至连实体书店都岌岌可危。独立书店如单向街等等都开始减少或者关闭,让人难过。人们依赖于一秒钟的简讯,依赖于现代科技,“从前慢”的生活状态越来越稀缺。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愿望好像变得越来越奢侈。因此电影里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深深戳中了我的。作为一个如今仍然执着于手写日记,并且坚持写信和寄明信片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认同的标志。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我们仍然依赖于文字,保持自己的步调,努力不被社会的浪潮淹没,在文字里寻找心灵的平静与满足。然而基于生活,我虽然相信这样的状态能找到真爱,却明白其概率之小,这令我失落。然而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法放弃这样的生活,我愿意相信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幸运,那个对的人就在铺满字句的路上向我走来。
而除却书信的主线之外,电影里相濡以沫七十年的爷爷奶奶也深深感动了我。老人家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儿子孙子,最后却没人陪在他们身边,他们其实非常孤独。而男主角大牛作为他们的房屋经纪人,其实一开始是抱着利益的目的进入他们的生活的。然而在与老人的相处中,自以为冷漠的大牛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作为晚辈,他代替他们的孩子给了他们很多的温暖和关怀。然而利益总有见光的一天,当爷爷得知他的善意只是为了得到房子并且推倒重建的时候,这段近乎于亲情的关系破裂。老人家欣赏坦诚、坚守本心,无法接受欺骗,却还是在最后选择原谅,给男主角上了一课,也让他开始明白亲情的意义。面对爱,没有什么不可原谅。而两个老人之间七十年来的不离不弃,面对生死的超然,对於爱情的互相包容与坚守,是我们的典范。
而在男女主角的爱情与书信之外,生活的碎片也不断在刻画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陪伴,以及利益与情感之间的碰撞。男主角为了让客户的孩子解开心结尽心尽力,为了爷爷奶奶缺的那一场婚礼精心筹备,都体现着社会里不可缺少的温情与关怀。女主角与父亲生前的女友相依为命,这个像妈妈一样的人支撑着她度过了这些艰难岁月,都在不断点醒我们。无论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还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亲人,都是我们生命里的财富。就像男主角最终帮助孩子实现了哪怕一瞬间的赛车手梦想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关怀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永怀善意是对这个世界最好的馈赠。
电影里穿插着提到古诗词,简直是心头好。留在美国的异乡人感慨“去国怀乡”,父母子女分离后感慨“父母在不远游”,一个人独自生活就自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利益冲昏头脑被告诫“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都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纪念。男主角最终得到心灵的归属与解放是源于爷爷的离世。电影里一直以屈原的诗歌埋下伏笔,爷爷给孙子的信、孙子的名字,以及爷爷死后奶奶念的诗,都表达着一代人对于过去和历史的坚持。奶奶在金佛寺里虔诚的一拜,大牛问她要不要在这儿给爷爷立块碑,奶奶只是说:“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爷爷的一生都在逞能,像千万中国老头一样的倔强,不愿意认输,不愿意低头,喜欢中国文化,写的一手好字,坚持用毛笔,古文信手拈来,就算和老太婆表白都是拿着向死而生的劲儿,一度让我红了眼眶。无论曾经离开家乡有多久,最后都回来了;无论死后有没有一块碑,这块土地这条江河都是归宿。这也使得男主角最终得到救赎。无论走多远离家多久,家都是最终的归宿。就像奶奶说的,家在心里,而在爱面前,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男主角终于在数年之后回家拥抱了父母,释怀了过去,落叶归根才是最终的结局。
我们对电影产生的共鸣来源于生活。那些电影里的戏剧性,其实就是一部分人生活的缩影。我们为爱情挣扎,为亲情迷茫,为孤独叹息,为热闹失落。我们不断体验不断受伤然后成长,然而成长的背后依赖的,仍然是人与人的交流与付诸的情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一种感情可以独自完成,而如何得到救赎,就看你如何去救赎别人。得到爱的前提是相信爱,付出爱。
全片线索的查令十字街是英国旧书一条街,是爱书者的天堂。尽管如今84号已经不再是书信的转寄传递的地方,但是故事背后的这种通信20年不曾见面,只因对书的热爱与执着而坚持令人震撼。作者在影片最后对海莲汉芙致敬,以自己的感悟与电影的方式纪念其诞辰一百周年,我觉得这是对书、对文字的最大敬意。
这是又一个爱情故事,我想以后我还会遇到更多的故事,感受到人世间各式各样不同的爱意。我只希望无论过多久,我都仍然保有这一份对文字的热情,对他人的真诚,对世界的善意,和对爱的坚贞。最后就以海莲汉芙的这句话来结束这场邂逅——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铺陈展现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另外一个名,叫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