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大唐盛世的缩影
唐太宗和历史上其他普通帝王不一样的地方,他不仅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听得进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当别人批评得有道理的时候,他还会深刻地自我反省,并向大臣和老百姓道歉。
到贞观六年(632)的时候,唐太宗已经做了六年多的皇帝了,国家已经被治理得像点样子了。这时候就有很多拍马屁的大臣,劝他去泰山顶上举行“封禅”仪式。什么叫“封禅”呢?古人称皇帝为“天子”,意思就是说他是上天派下来管理这个国家和百姓的,他是天的儿子。所以皇帝治理国家,做得好不好都要向上天汇报。而“封禅”呢,就是当达到国泰民安的程度之后,皇帝向老天汇报治国成绩的仪式,它也是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祭天仪式,皇帝亲自出席。地点一般都是放在泰山上举行,因为古人相信泰山之巅是离上天最近的地方。
但在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国家治理得其实不怎么样,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国泰民安,也想去封禅。这些皇帝,或是因为好大喜功,虚荣心很强;或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掩盖自己的不足,向老百姓宣传虚假繁荣。同时也会有一些擅长拍马屁的大臣,为了满足皇帝虚荣心、讨好皇帝,不顾现实状况,劝皇帝去封禅。当有人提议唐太宗也去“封禅”的时候,唐太宗其实还是蛮动心的。毕竟“封禅”是一件很隆重盛大的事,自己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登上泰山之巅,也是很风光的。
这时候有一个一身正气的人站出来了,表示反对,这个人就是魏徵。唐太宗一看,魏徵又来跟自己唱对头戏,很不高兴。就问魏徵,你反对我“封禅”,是因为我的功劳不够大吗?魏徵说,陛下的功劳已经够大了。唐太宗又问,那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太平吗?魏徵说,没有战乱,基本太平了。唐太宗接着问,那是因为周边还有蛮夷政权捣乱吗?魏徵说,被你治得服服帖帖,都不敢捣乱。唐太宗又问了,那是因为农业收成不好,老百姓吃不饱吗?魏徵说,这两年农业收成很好啊!
听到这里,唐太宗怒了,责问道:那你为什么反对?魏徵说,隋朝末年大乱以来,无论是人口还是社会财富,消耗都很大。这几年来,社会经济状况和老百姓的生活虽然有所好转,但还算不上极大的富裕,社会元气还处在逐步恢复的状态,离真正的国富民强还差得远哩!而“封禅”仪式这么隆重,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一起去泰山,保驾的军队、随行的人员是少不了的,那得花多少钱啊!再加上,最近河南、河北等地正在发大水,很多老百姓成了灾民呢。花这么多钱满足一下你的虚荣心,不考虑老百姓的真正感受,你心里过意得去吗?
听魏徵这么一说,唐太宗觉得还的确有道理,于是就取消了“封禅”计划。故事讲到这里,你除了赞赏唐太宗能包容、听取不同意见的态度之外,对敢于说实话、不怕得罪皇帝的魏徵,是不是也感到敬佩呢?
魏徵这么敢提意见,说话又这么实在,毫不留情面,搞得唐太宗有一阵一听到魏徵的名字,就有点紧张。有一次,唐太宗正在玩弄一只鹞子。鹞子是一种凶猛的鸟,体型比老鹰小,但也跟老鹰一样,会捕食其它小鸟和小动物。唐太宗正玩得开心呢,忽然手下禀报说,魏徵来了,要向您汇报公务。唐太宗一听魏徵来了,赶紧想着要把鹞子藏起来。为什么呢?他怕魏徵看见了,批评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但匆忙之间藏哪里好呢?唐太宗还没想好呢,那头魏徵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情急之下,唐太宗抓起鹞子往自己怀里塞,塞进宽大的袍子里了。唐太宗这头刚塞好,魏徵那头就进来了。魏徵坐下以后,就开始跟唐太宗讨论政务,东拉西扯,说了好久。等到总算说完,魏徵走了,唐太宗把怀里的鹞子拿出来一看,坏了,已经闷死了。你看,唐太宗是不是很委屈?身为皇帝,玩赏一只宠物都怕被魏徵看见。其实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唐太宗这个人,一方面也是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喜好,也爱玩;另一方面,他又有高出普通人的地方,就是懂得敬畏批评意见。他要是不怕魏徵批评,也就不用把鹞子塞进怀里了。
在中国历史上,平庸、昏聩的帝王多,真正伟大的帝王少。如果有机会通读《资治通鉴》,你看发现一个规律,凡是伟大的、成功的帝王,就一定是懂得尊重不同意见、不会总是自以为是的人。因为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全面、判断准确,更不可能仅靠自己把所有的事都做好,正确的意见往往是你一言、我一语,充分讨论出来的。唐太宗治理国家很成功,正是因为他能明白这一点。因为他在位时期的年号是“贞观”,这段时期国家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所以后人把这段历史称为“贞观之治”。通过对魏徵这样的人物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贞观之治”并不是唐太宗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唐太宗和魏徵这样敢于说实话、敢于提意见的大臣们共同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