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读了《放风筝的人》和《北鸢》这两部小说,他们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东方和西方。我一直在想: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差异的两位作家,为什么都以风筝为题材来写呢?
中国更古至今描写风筝的诗人、文学家不计其数,如,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这些诗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热闹情景,风筝在空中优美的飞翔,牵动着我们的视线,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风筝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人类世代相传的艺术门 类,各国风筝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国外风筝多以几何图形为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注重放飞效果,复线风箏还可以在空中作翻转等特技表演。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写的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005年在美国是排名第三的畅销书。《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故事,主人公阿米尔从富裕优渥的生活沦为饱受塔利班政权的蹂躏异国流浪者,并因自己的懦弱而坐视他的“朋友”仆人哈桑遭受悲剧,又因为自己狭隘自私心而迫使哈桑父子离开。直到成年后因躲避战乱而定居美国的阿米尔才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仆人”哈桑竟然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回想起幼时哈桑对自己的付出和自己对哈桑做出的卑鄙行径,阿米尔羞愧万分,重新踏上了回到阿富汗寻找哈桑幼子的路。
故事在描述了阿富汗传统习俗风筝大赛时,众人追逐被割断线的风筝,而哈桑是其中最强的。风筝代表着坚强、勇敢、善良、奉献等美好品质,这些都在哈桑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就是这些美好品质的化身。成年的阿米尔在回阿富汗去解救他侄子的过程中,直面塔利班政权的专制、残酷,心灵深处的觉醒,更是解救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成为追风筝的人,实现那句话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
塔利班时代在阿富汗的儿童,因为战火硝烟四起而没有幸福的童年。成年后的阿米尔在回阿富汗的路上和司机法里德说自己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却发现自己就像旅客。
是啊,多少少小离家的人归来已是两鬓斑,物是人非,所有的一切亦非当年模样了。他一路之上所见到的祖国,因为连年的战争而变得满目疮痍,千疮百孔,贫穷、饥饿、疾病、愚昧!这片土地因战争令人绝望,这片土地明显的阶级观念令人沉重不堪,但是不屈的阿富汗人民义无反顾地坚守着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这本书一直在传递这样一个思想:热爱自己的祖国、珍惜爱人、珍惜和平。
我国现代作家葛亮耗时7年,于2016年10月出版完成自己的佳作《北鸢》。鸢,顾名思义就是风筝,这风筝串联了故事的人与人,风筝最先串联的人是文笙的父亲家睦出资救了风筝店一家,也给了儿子文笙一生的玩具---风筝,文生得到了父亲赠送的风筝,慢慢的成为了放风筝的高手,三天两头跑去城墙放风筝,还邂逅个叫仁桢的小姑娘,因风筝生情的爱情故事。小说取“鸢”为书名,自然是别有寄托。第五章第三节写毛克俞教学生绘画,卢文笙画了一个大风筝,取名为“命悬一线”四个字,毛克俞说:“放风筝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同理,全赖这画中看不见的一条线,才有后来的精彩之处,不如就叫一线生机吧。从不同立场来理解,死与生都维系在在这一条看不见的线上。小说里多次写到风筝在抗日活动中为扶危济难起了重要的作用。这难免是传奇故事,真正的意义,还是当时社会的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也是20世纪历尽创伤的中国要中心复元的“一线生机”。
这两本书都以风筝为线索展开故事的发展,都是孩提时代的风筝影响自己的一生,都是发生在自己国家毫无主权可言的时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战争,让阿富汗的儿童没有童年,让他们的祖国和人民毫无尊严!我们的祖国不也是从重重苦难和灾难中一路走来,终于我们过上了安稳、祥和的日子,历尽苦难方知和平的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小事入手,从历史入手,教育我们的学生,为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而庆幸;为成长在安宁的环境中而幸福;拥有了和平就拥有了幸福,而和平、安宁的生活来自于国家的强大!为我们强大的祖国而自豪,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富裕与宁静!用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祖国的未来更强大、更繁荣,更有信心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