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李尚龙的书,满满的鸡汤浓香扑鼻,可是细细品读下来,也会笑笑自嘲这不就是自己吗?举例充分说明。
第一 你是否经常整天忙碌却碌碌无为
身边很多朋友在学生会工作,每天一堆事情从早到晚的忙碌,回到宿舍连洗漱都懒得动,倒头就睡。第二天再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循环往复,没有尽头。说实话,我对于学生会的工作没有什么意见,但我总是会想,我这一天到底学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不是说我有多注重内在,只是更看重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也算是为了自己刷剧找一个正当的借口。有时候看剧会顺带记住句子里的几个生词或成语,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收获。我也曾忙碌无为,偶尔会觉得忙起来很充实,但请不要被外表的充实遮住眼睛,看不到内在的空虚。人都有自怜的情感在,会为了自己的努力而感动,甚至喜悦,但是请学会克制。
第二 你是否有拖延症而每天干不成一件正事
拖延症顾名思义就是“拖”和“延”二字,我过去就喜欢拖延,会希望每天不要那么疲倦劳累,学习一点点就好,何必为难自己呢?渐渐地我开始发现,当想写一篇文章时因为积累不够无从下笔,当想和一堆朋友谈笑有鸿儒时,我却是一个烂白丁,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那种尴尬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的。蔡康永说过:8岁时觉得学游泳很难,放弃了。18岁时碰到心宜的女孩约我去游泳,哎!我不会啊!18岁觉得学英文很难,放弃了,28岁遇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需要英文,哎!我不会啊!
想做什么事就努力去做,别总是拖延,拖延其实就等于停滞不前。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我从就懂得,当时当真正遇到这样的人经过深入的了解,那可谓是被秒的渣都不剩。
我一直都想弄明白一切汉字和成语,因为对于我未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总是嘴上说说今天拖明天拖,没什么实际行动。直到上次专题摄影的拍摄,定主题名字的时候让我露怯。因为要拍摄考研相关内容,所以问了一个学姐定什么名字,学姐说就叫破茧,我觉得不够深刻,非要改成等待破茧,学姐翻翻眼睛,告诉我破茧里面就有等待二字啦!想想现在还觉得脸红,文艺小青年彻底变成伪装的小青年,真是挺不好意思的。要不是一直拖拖拉拉,成语词典早就背完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第三 对于手机的依赖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
手机从最开始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交流工具,到如今智能,流量,上网功能全部具备,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上次听传播学老师聊天,说到手机,他说只要一碰手机整个上午就这样美好的过去了,要是不克制恐怕连课都背不完。一听他这样说不禁想起一会到宿舍的我们,手机不离手的摆弄,要是哪天宿舍的网断了,好像末日来临了一样。
最近在看艾力的书《你一年中的8760小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艾力反复删除微信等各种软件的一段。如今手机慢慢侵蚀着我们的大脑。复制粘贴屡见不鲜,说好听些叫做借鉴,说不好听那就是抄袭,在这个浮华的时代,最难得的还是不忘初心。
创意永远是被需要的,也是永不枯竭的,人们在机械的按动键盘的同时也需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未来创新。
《孤独小说家》的封面写着十年前的梦想如果还没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别把曾经的豪言壮语,粉碎在第二天清晨起床时梦里。人贵在持之以恒,别因为熬红的双眼,黑色的眼袋,而骄傲自豪啦!别让你的付出看不到你努力。不忘初心,保有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