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离家老胖回,乡音未改肉成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胖子你是谁。
--------一位不愿意透露体重的诗人
时间如水,转眼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中秋节最早记载于《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所以古人在中秋节干的最重要的事儿是祭拜月亮,其次再是吃月饼、燃灯、猜灯谜和饮桂花酒等等。随着时间的流转和世事变迁,中秋节的其他习俗都慢慢不见了,只剩下“吃月饼”这一项,所以这几年大家干脆就直接叫“月饼节”了。
记忆中最早时候吃的月饼很单一,基本就是五仁和红枣泥这两种馅的,前几年有好多网友都在喊,让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说实话以前的五仁月饼确实是丧心病狂,吃过的都知道,以前这五仁月饼里都有青红丝,就是用桔皮、萝卜、木瓜等切成细丝制成的,是加工高档食品的特殊调料,可我们这小地方的月饼里,那青红丝就跟电线一样,咬在嘴里跟牛皮筋一样。还有五仁月饼里的冰糖,我吃过最丧心病狂的一个月饼里竟然有个小指头第一节那么大的冰糖块。再加上当时的制作水平粗糙,月饼的皮也是硬的要命,整个一个巴掌大小的五仁月饼我能在嘴里啃上半个钟头,简直是个体力活。小时候的月饼基本上都是四个一袋装的,好一点的是装在一个大盒子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月饼的包装也越来越高级,花样也越来越多,里面除了月饼以外还有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放餐具的、有放茶叶的还有放飞机模型的(这都什么鬼)。除了外包装,月饼的馅料也丰富多彩,除了莲蓉、椰蓉、蛋黄、果酱等等千奇百怪什么馅都有,但不管什么馅都逃不脱公认的甜的口味,这也让月饼成为少有的没有陷入”网络南北甜咸战争“ 的传统食品。
每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奶奶家过的,大家围坐在桌旁,一起吃顿饺子,吃完饺子后歇半个小时,把各自带来的月饼从包装里拆出来,用刀将每一个月饼都切成小三角块,大家吃着月饼喝着茶。我小的时候是我们一家三口、爷爷奶奶和两个叔叔坐在小桌前,后来两个叔叔都成了家,桌边又出现了两位婶婶,再后来,小桌换成大圆桌,围在桌前吃月饼的,又多了弟弟妹妹两个小家伙,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以前大家每个周末都能在爷爷家齐聚吃个午饭,而随着时间和事业的变化,大家齐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像中秋这样的大节日便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日子之一,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可一当在这种日子里没和家人坐在一起,心里便觉少了什么,当年上大一的时候,头一次身在外地八月十五没能回家,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心里不舒坦,从那以后不管在哪,中秋节的晚上必须要回家。
每年的八月十五,月亮都是圆的,奶奶家的桌子也是圆的,只是爷爷奶奶逐渐苍老,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们也开始变老,我们这些小辈也成了健壮的年青人。月总是阴晴圆缺,时间总是不停溜走,终有一天我的妻子和孩子也会出现在桌边,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也会苍老,爷爷奶奶也会离开,但这张饭桌永远是圆的,桌上的月饼永远是圆的,天上的月亮,也永远会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