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重读这本书,复盘之前的产品工作,对理论型的书籍有更进一步的感悟。阅读理论容易,理解并时刻放入日常工作中,并不简单。
《简约至上》中文版翻译一般,总体内容不错。读书笔记整理下来,便于日后工作时进行学习参考。()中是自己的工作感悟。
复杂的产品不可持续
复杂的产品容易吸引人,夸耀效用原理”(David Pogue): 人们喜欢自己被包围在不必要的功能中,但在实际中增加的功能越多,越难发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功能,任何无关的要素都应该予以剔除。
功能的复杂带来的弊端:代码冗长,产品维护成本高,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如何确定功能点的改变:对每项改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级,评估。
(核心功能点的确定是重中之重,如何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删除残缺及不必要的功能是PM的主要职责之一;一款产品往往并不单纯是PM说了算,总会有其他人提出各自意见,尤其是领导,如何说服其他人,特别考验PM对产品的把控能力及沟通技巧。对功能的改变进行评估,划分优先级以及排期,则在PM进行版本控制的职责内)
描述要点的方式
要设计什么,遵循什么设计规则:
到用户使用产品的环境中观察描述用户体验,深挖需求点;
不确定解决怎么解决某一问题时,模拟用户体验,锁定目标了解限制,寻找突破口。
(简明扼要的描述要点是难点,面对面直接展示或描述用户的需求给产品参与者,更便于沟通与产品制作)
三种用户
用户的标签不会变
专家型——最后考虑,或者忽略
随意型——讲求简单实用, 可用来做测试用户从中对产品进行改进。
主流用户——使用产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
产品要容易操控——理解用户的感情需求便于把握设计重点;产品要能适应极端条件;
给予用户靠谱的结果——主流用户需要容易、可靠、迅速的掌控结果;
展示给他们事例及故事——简明、具体、可信的展示简单的故事;
(产品研发、市场、运营及领导往往会对产品提个人意见,这些意见要极其慎重的参考,普遍来说,这些都人都属于专家型,领导~不一定,但绝不是主流用户。可以请随意型用户参与测试并进行观察,测试阶段很有用)
简约四策略
删除
关注核心,砍掉残缺功能“坏的可以修好,次品永远存在”;
非常用功能,不做假设被需要,而是探究为何要保留;
不因客户要求便增加功能,倾听但不盲从;
简化用户体验的流程;
功能多会吸引未试用的消费者,但其一旦进行体验,便会从重视功能转换为重视可用性,口碑、用户评论、个人推荐以及产品试用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众媒体的广告;
专注解决用户的核心任务;
排定功能优先级;
减轻用户体验负担:删除不必要的文字;简化布局(清除错误来源,减少视觉混乱);去掉重复链接;精简样式;减少广告;减少干扰源;提供聪明的默认值;
组织
把项组织到“7加减2”个块中;
围绕用户行为进行组织;
清晰严谨的分类标准;
有目标性才容易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与关键词的匹配度要高;
视觉组织:网格规范布局,大小和位置的提示,分层次显示内容,色标规整内容;
设计人民期望的使用路径;
隐藏
隐藏主流用户不可少但不常用的功能:一次性设计和选项,精确控制选项及非针对主流用户的自定义功能;
类似“核心功能加扩展功能”的模式,简化设计,呈现渐进展示;
使用用户的语言在适当场景中给予规范性的功能展示,要做到符合用户心理预期;
转移
PC端与移动端设备之间转移,如Runkeeper;
创造开放式体验,让用户自主设定自己的标准;
(在简约策略中,以上理论需要在用户调研,功能研发,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多方位的进行把控:
用户调研:数据收集,用户画像,核心用户需求,核心用户群体的操作行为及习惯;
交互设计:涉及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满足用户的操作行为习惯及对其进行行为引导;
视觉设计:给予用户最直观的认知及感受,传达产品信息,使产品设计在形态上具有感染力。
另外,简化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导致开发的技术难度增大,工期延长,BUG风险,服务器负载或电损耗能等负面影响,PM很多时候要考虑如何面对以上情况,要考虑复杂性用户可承担还是由研发承担最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