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动笔写书评或读后感了,一天在学习强国上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故宫六百年:用文字筑一座城》,立即被作者的思路和文笔圈粉,随后买来《故宫六百年》,看完后,有了言说的冲动,不吐不快。
这篇文章是祝勇在新书《故宫六百年》中的序言。
文章的写作视角很打动我。
故宫有墙,但故宫又是没有边际的。
故宫的建筑空间是可测的,建筑学家早已完成了对它的测绘,而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它用一个可测的空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
故宫就是一座城。除了没有市场,故宫几乎包含了一座城的所有要素。但故宫里又是有市场的,忠诚、信仰、仁义、道德,都可以标价出卖。
《故宫六百年》的写作结构很打动我。
故宫六百年,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过于庞大,我在心里盘桓了许多年,迟迟没有落笔。
2014年,冬日来临的时候,我终于写下了第一行字。像一个旅人,整理好了行装和心情,开始了远行。
但,本书的写作仍然断断续续、迟迟疑疑。
后来,作者想到“用文字筑起一座城”,如果从时间的角度写,容易写成编年史,没有特色,并且比较沉重。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作者决定选用“空间带时间”的结构,从空间写起,就像带着我们实地游览故宫,站在某一个位置上,讲与这个空间相关的往事,比方说写到乾清宫,作者不仅写明朝的皇帝还会写清朝的皇帝。
当作者定下这样的结构时,“结构”正言顺,下笔行文就非常顺畅了。一如建造实体的故宫用了三年时间,作者用三年时间筑起“纸上的故宫”。
36万字的大部头,有逻辑有知识有内涵,“开卷有益”。
读完《故宫六百年》,我有两大方面的收获。
一方面熟悉了明清两代的历史,以前看电影,比如《绣春刀》《锦衣卫》等等,每次看到魏忠贤,当时皇帝是谁,我总是记不住,而这一次我终于理清了朱由校、朱由检之间的关系,也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东厂、西厂这样的机构。这个感觉非常好,“滞塞通”。
另一方面,我对故宫其实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如果说去年寒假去故宫,是对故宫建筑有了直观的了解,那么这次阅读,是对建筑背后的历史、血雨腥风、权谋、人性、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宫,前身是紫禁城,建于1420年。至今,时光正好过去六百年。
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的身影出现在奉天殿上。1924年11月5日,溥仪和婉容被赶出故宫。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
六百年故宫,从祡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它的主语,从皇帝到百姓。
日本侵华期间,宋子文说:“国亡尚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则永无补救。”战乱期间,庄严先生和仁人志士负责起运故宫博物院里的古物,历尽千辛万苦,几经辗转,去了上海、南京,经武汉、长沙、桂林,又到了贵阳,这些文物后来有的到了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些又回到了故宫博物院。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博物院。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故宫。一个是政治意义上的故宫,这里有权谋与争斗,有挣扎与厮杀。一个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这里有亲情与关爱,有奉献与牺牲。
如果说2019年年初,我们故宫游看到的是实体的故宫,那么今年我读了祝勇先生的《故宫六百年》看到的是政治的故宫、文化的故宫。
去年冬天去故宫,我只是看到了故宫的建筑,我努力记住这是午门、那是武英殿,这是汉白玉、那是琉璃瓦。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脚下的一砖一瓦,在这六百年间有过怎样的故事,我没有看到故宫背后的历史、政治和文化。
故宫,是一座凝聚了中华文明之美的城池,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成就了它的美。故宫很美,很美的故宫背后,也有不堪直视的一面。而和平年代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可以欣赏故宫的文化价值,并将这种文明成果得以传承和发扬。故宫里的高尚,滋养着我们的过去,也滋养着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