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不在於讀了多少,而是處理了多少。如果不再把資訊納入稍後閱讀流程,而是聚焦在把可以處理份量的資訊納入處理流程,轉換成自己可以吸收的知識,會不會「對某些朋友來說」更好呢?(要特別說明並不是說這是一體適用的唯一方法)
第一步:選擇好你的「讀完」時間
不是設想如何讀完資訊,不要設想有時間稍後閱讀,而是思考「我可以花多少時間讀資訊」,時間到,就是「讀完」,也就沒有稍後閱讀。例如:
限制每天早上起床閱讀30分鐘。
限制工作到一段落,給自己10分鐘上網閱讀。
等到完成重要工作,可以有閱讀資訊的20分鐘獎勵。
然後那個當下就全力衝刺閱讀,這樣可以讀的更暢快。
第二步:選擇好你的資訊來源
有些資訊對你來說是可看可不看,但卻很容易耗掉閱讀時間,所以一開始就建立一個「只有自己需要的重要資訊」的管道。
這樣時間再短,也能優先留給最重要資訊的閱讀,就不需要稍後閱讀重要資訊了。
而剩下的休閒或次要資訊,就算不稍後閱讀,就算沒讀完也沒關係。
第三步:當下閱讀,不需看完
用「20%跳躍式閱讀法」,或者就很單純的在時間內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一個從 RSS 時代我就一直提倡的方法,不需讀完所有文章,不需把所有文章讀完,如果設定的時間到了,能看到多少重點都已經是收穫。
****你讀到的都是得到,而不會因為沒讀完而損失。
第四步:多進行資訊到知識的「轉換處理」
並且當下閱讀時,立刻就進行處理:畫上重點、寫下筆記、安排任務。這是把「資訊變現成知識」的過程:
畫上重點:變成以後方便引用的材料。
寫下筆記:變成用自己的話解釋的自己知識。
安排任務:變成自己親身實驗的經驗。(這裡推薦閱讀: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與其留時間給稍後閱讀,繼續創造更多「只是閱讀的資訊」,或許你也可以跟著我試試看:「當下閱讀,當下處理」的新邏輯,創造更多「處理過」的轉換知識。
我的這個實驗,不是否定稍後閱讀,而是提供另一種可能性,也歡迎你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