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 JS 的面向对象,是基于原型(Prototype)的面向对象。所以第一步我们先看看 Vue 这个对象都有哪些资产供实例使用。
Vue 的对象初始定义及其简单
function Vue (options)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his instanceof Vue)
) {
warn('Vue is a constructor and should be called with the `new` keyword')
}
this._init(options)
}
入参 options
就是我们在 new Vue()
里传入的参数,这很好理解,但是 this._init(options)
方法哪来的呢?别急,我们慢慢往下看。
如此简单的对象定义,自然不足以支撑 MVVM 这个庞大的架构。顺着代码往下看,可以看到下面几行代码:
initMixin(Vue)
stateMixin(Vue)
eventsMixin(Vue)
lifecycleMixin(Vue)
renderMixin(Vue)
每一行 Mixin 方法的执行,都在为 Vue 传输功力。我们先来看 initMixin(Vue)
,这个方法就做了一件事,给 Vue 增加 _init
方法,对了,就是上面 this._init(options)
方法的由来。至于 _init
里面做了什么事,我们留到后面讲解初始化 Vue 实例的时候再分析。
接着执行 stateMixin(Vue)
,给 Vue.prototype
增加属性和方法:
- 属性:
$data
- 属性:
$props
- 方法:
$set
- 方法:
$delete
- 方法:
$watch
上面这些属性和方法的作用,大家可以通过 Vue API 查看,我们这里稍微讲点有技术的😀。
✨ $data & $props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定义 $data
和 $props
的代码:
const dataDef = {}
dataDef.get = function() {
return this._data
}
const propsDef = {}
propsDef.get = function() {
return this._props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dataDef.set = function(newData: Object) {
warn('Avoid replacing instance root $data. Use nested data properties instead.', this)
}
propsDef.set = function() {
warn(`$props is readonly.`, this)
}
}
Object.defineProperty(Vue.prototype, '$data', dataDef)
Object.defineProperty(Vue.prototype, '$props', propsDef)
利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 $data
和 $props
的赋值(set)和取值(get)进行拦截(or 代理),其中 this.$data
的值从 this._data
中取,this.$props
的值从 this._props
中取。在生产模式(production)下,赋值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没有 set 方法);在开发环境下,赋值会在控制台输出警告(warn)信息。
✨ $set & $delete
接着我们来看 $set
方法,这个方法引用了 set
方法,如下:
export function set(target, key, val) {
if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isUndef(target) || isPrimitive(target))
) {
warn(
`Cannot set reactive property on undefined, null, or primitive value: ${target}`
)
}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const ob = target.__ob__
if (target._isVue || (ob && ob.vmCount))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
'Avoid adding reactive properties to a Vue instance or its root $data ' +
'at runtime - declare it upfront in the data option.'
)
return val
}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ob.dep.notify()
return val
}
代码的前半部分很简单,我们把重点放在后半部分,从 const ob = target.__ob__
开始。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下 __ob__
这个属性:首先它是 Observe 对象的一个实例,简单讲,有这个属性的属性(target
)是一个响应式属性(有点拗口,可以读慢点体会下😳),响应式属性可以触发页面的更新。
接着从 warn()
的提示中可以知道, 当 __ob__.vmCount
的值为真值(实际是 Number 类型,即>0) 的话,说明这个 target 是一个根数据($data),是不能被 set 的。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ue)
定义响应式属性;ob.dep.notify()
对依赖该属性的订阅者发布广播。这两个方法之后还会不断的出现,我们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delete
的原理和 $set
几乎一下,这里也略了。
✨ $watch
这个方法很重要,引出了 Vue 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对象:Watcher
,配合上面提到的 defineReactive
方法,以及还没出场的 Dep
对象,就基本实现了框架里面的响应式模块。考虑到篇幅,以及还有没出场的对象,这里就先不展开了,大家留个印象就成。
❓ 遗留问题
- 在 $props & $data 节段中,
this._data
和this._props
哪来的? -
Watcher
和Dep
如何实现响应式属性?
下一篇:02. 认识 Vue 对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