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西北的一个小村庄度过。听爸爸说,在他12岁的时候家里就分了家,几位叔伯也都成家了,一大家子在一起难免磕磕绊绊。依传统惯例,年龄最小的爸爸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过活,日子勉强温饱。但当时奶奶的身体状况很不好,医药费都难筹。没办法,分完家的第二年,14岁的爸爸就跟着村里面年龄大的人外出打工挣钱。结果没几年,奶奶的身体终究是扛不住了,最后留下爸爸和爷爷撒手人寰。爷爷的眼睛也是自此以后就渐渐看不见东西了。母亲嫁过来时家里的光景很是惨淡。
自此,母亲就肩负起了照顾爷爷还有田地庄稼的担子,父亲则是常年累月的外出务工。甚至到了我五岁,在家门口碰见打工回来的父亲,我竟认不出面前的这个人,当时终是没喊出父亲让我叫的那声“爸爸”。
有记忆的一幕总是,母亲去田间地头劳作,哥哥牵着小毛驴,我就跟在后面拽着小毛驴的尾巴走。当时年龄太小,跟着走的路多了经常腿疼。我家的庄稼地离家实在太远,在一座大山后面,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步行。现在想来母亲当时也才二十来岁,她最美的年华,就这样隐没在了西北的大山深处,终是被日复一日的劳作消磨殆尽。
哥哥大我两岁,因为要照看我,一直到七岁多才上的学。哥哥去上学,母亲要干农活,不放心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所以我也被送去了学校。据说当时入学报名时,村学的老师不收,说娃太小了,学校又不是帮忙看娃的。母亲当时好说歹说,最后,村学的老师看在妈妈是“三好媳妇”的份上才勉强答应。(母亲悉心照顾年龄大且失明的爷爷,村里人都一致赞许,所以推选母亲为三好媳妇)。我入学这个事估计当时让母亲长舒一口气,她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庄稼地里了。
印象中,我和哥哥天蒙蒙亮就要早起上学,母亲则会赶着我家那头小毛驴,和我们一起出门。西北农村的冬天很难熬,早起上学碰到下雪天,黑暗中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渣子打在脸上生疼。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哭着不去上学,可耐不住母亲的苕帚把,最后都是被哥哥连拉带推的搡到学校,哥哥也被我拖后腿,上学频频迟到。当时非常羡慕村里和我们同龄的那几个小伙伴,人家就不用去上学。可在母亲眼里,上学读书是天大的事,以至于我根本就不敢说不念书的话。当时还有一个念头就是,快点长大成为大人,没人管着,不用去学校,还能睡懒觉到天亮,但是一定不能像母亲这样,明明自己没人管着,可以自己做主睡懒觉的,她却非要去下地干活。
回想起来,童年记忆中,母亲留给我的就是常年累月在茫茫的麦田里,躬身劳作的单薄身影。她时而被麦浪掩没,时而直起身来停顿一下,又埋下头去……这些土地终是拖弯了母亲的腰身。很少有人还记得,未嫁人妇时,母亲曾经也是垂着两条乌黑的发辫,穿着碎花衫,满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
母亲在我眼中一度是安顺天命的,家里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父亲有一次外出务工因超负荷的劳作,腿部损伤严重以至于长了肿瘤,后来去县城医院做了手术。自此就不能从事太累的体力劳动,自然也没法外出打工。家里的重担再次落在了母亲的身上。直至有一天母亲和父亲商议,她想要买奶牛回来,以后靠养奶牛,卖牛奶过活。理由是,她听小姨说过,县城里的娃每天都会喝杯牛奶再去上学。而我和哥哥都没尝过牛奶的味道,就算牛奶没人要,卖不出去了,我和哥哥也有牛奶喝。母亲说当时也没想太多,经商之道、怎么喂养、牛会不会生病,这些她根本都没想到。
果然没多久,父亲就找人从外地拉回来了一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我第一次见奶牛,心想这可比我家的毛驴大多了。我和我哥如愿喝上了牛奶。父母亲却更加繁忙了,既要喂牛,还要挤奶,卖牛奶,还要兼顾家里原有的好几亩庄稼地。卖牛奶这件事,起初父亲很是抵触,拉不下来脸去各个村庄转,而且还要吆喝。母亲看出了父亲的窘态而且也体恤父亲有腿伤。就自告奋勇地表示,由她负责去卖牛奶。自此无论刮风下雨,母亲都是推着那把自行车,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转着吆喝卖牛奶。
最让我揪心的是,一到雨雪天气,农村的土路坑坑洼洼,全是泥泞,自己走起来都费事,可母亲还得推着自行车,自行车上还载着一大桶牛奶。每次雨雪天的放学路上,我看着那条被自行车碾压出来的车印,知道不会是别人,肯定是母亲路过时留下的,我就一路踩着这个印子走,果然就走到了家门口。一直以来那条车印似乎刻在了我的心底,直至今日回想起来,都隐隐生疼。
家里最难熬的是奶牛买回来的两年以后,有一天好好的牛突然倒地,翻不起身了。而且,牛肚子里面还怀了牛仔。因为父母亲之前完全没有受过专业的奶牛喂养培训,他们也一时没了主意,只得跑去找镇上的兽医,兽医问了大概的症状,给了几副药让给牛喂上。谁知喂了药以后毫无起色,尝试了各种办法,终究都是徒劳。第一头奶牛就那样静静的离开了我们。父母亲经受了很大的打击,买这头牛当时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眼睁睁看着喂养了两年的牛就那样死去,对当时年轻的父母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母亲自此像变了一个人,脾气非常暴躁。准确来说,母亲因受打击,精神上出现了一点问题。她不认识身边的人,别人跟她打招呼,她都会嘟囔着骂几句。甚至一度都会盯着我问,“你是谁啊?” 我当时被吓坏了。所幸的是,母亲竟然认识哥哥,而且在哥哥面前,她脾气又会莫名的温和很多。我当时上初中,特别担心母亲会一直这样下去,为了让她开心,我和哥哥主动去学着做饭,干家务,干农活,只要力所能及的,我们都抢着做。最后在亲朋邻里的帮衬下,家里算是度过了那个难关,而且无论发生什么,日子都要照常过,白天黑夜都不会因为痛苦难过而缩短,只是比以往更漫长,更难捱而已。但苦难终会过去,不是吗?母亲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她发现我和哥哥也能独当一面,虽然当时没有保护母亲的能力,却有保护的意愿,母亲也算是看到了希望,有了动力,渐渐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病情也一天天好转了。
我觉得,她一直以来都习惯了对我们付出,她自己也觉得她有保护我们的能力,但当她认为的家里面唯一的支撑倒下的时候,她开始恐慌、自责、无措、无力、无助……那次的冲击来的太突然,远远超出了她当时的承受能力,终是被击垮了。她开始本能的将自己藏起来了。其实,越经历这样的事我越觉得,家里面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她和父亲。而且,父母亲曾经也是不经世事被保护着的孩子,虽然为人父母,也都在成长的路上。
经此变故,母亲却并未放弃她的养牛事业,后面东拼西凑了些钱,重新买奶牛开始做生意。虽然家里的光景在后面几年好转了很多,但中途还是遇到了好几次不同程度的难关。只不过母亲每次都表现得很淡定,也都能从容扛过。生活终是将母亲打造成了一个女强人。其实,母亲是把自己给忘却了,那段岁月,她只知道她是个母亲,为了孩子会无所顾忌的一路向前。
家里曾经发生的事情,让我当时心里滋生过一种想法,我和哥哥两人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们总想给我们更好的,所以他们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很辛苦。就像贾玲在电影里说的,“如果不是因为我,我妈妈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应该过得比现在幸福”。当时听到这段台词,瞬间泪流满面。
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亏欠且难以弥补的,就是父母。年少时,不懂父母的辛苦。等成年了,开始外出打拼事业,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照顾父母。等终于有机会想跟父母坐一起聊聊时,发现他们早已头发花白,带来的好多吃食,已经咬不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警示。
直至后来,哥哥成家立业后,不想父母太辛苦,而且希望母亲能进城帮忙照看侄子。母亲思量再三,就劝父亲卖掉了所有的奶牛,母亲的奶牛事业终于告一段落。我也终于不再记挂父母起早贪黑的辛苦。
后来,母亲跟我说,等侄子侄女长大了,她要重新找个事做。我说,你这个年纪了,就安心待在家里休息,为啥非要那么辛苦呢,母亲说,她要趁她还能干动的时候找点事儿做,帮衬一下我和哥哥,而且她现在不干,以后就真的干不动了……我心底一阵酸楚,夹杂着愧疚,我仍是没做到让母亲安心无虞。而她就是万千母亲中的一个,她的人生全部付诸给了我们,就这样还觉得她能给孩子的远远不够。
其实,最先给我说让我不要活的像她一样的人,就是母亲,而且这也是她给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可我知道,我终究将成为和母亲一样的母亲角色,只是母亲一路走来,背负的太多,步履更加沉重,在母亲所承受的所有苦难面前,我是个名副其实的懦夫。而我也深知,不论我愿不愿意,母亲所给我的影响,我永远都摆脱不了,这些影响终将让我成为像她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