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准备跟着老公回婆家过年了。虽然很想和父母在一起过年,但婚前的约定还是要遵守的。因为两家相距甚远,所以过年的时候去了婆家就回不了娘家;去了娘家就回不了婆家。只得约定轮着回两家过年。真心羡慕那些过年时,两边父母、亲人都能看到的人。
今年是第三次到婆家过年。三次的地点都不同。第一次是在老房子里,第二次是在活动板房里,这一次要在拆迁房里。生活越来越好,希望我这个儿媳的表现也越来越到位。
还记得婚后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婆家过年的情景。除夕时,老公在室外和他的发小们打牌,我一个人在室内与家人视频。因为想家,我在偷偷的流眼泪,然后把摄像头转向其他地方,不让对面的家人看到。与家人的聊天也变成了对方问,我在这边嗯嗯的应答。每逢佳节倍思亲,更何况是传统的新年。
对于我们这些远嫁或远娶要到对方家过年的人来说,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因为当初的选择就注定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但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把对方家当成自己家,把对方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已经结婚了,他/她的家,确实就是你的家了。不要把自己当客人,与对方的亲人多交流,加深了解,建立情感联系,发现共同点,寻找归属感。
二、遇到不太善意的问题,尽量心平气和的回答。
例如这样的:
“你们家有织布机吗?”
“没有。”
“你的XX会织布吗?”
“不会。”
“咦。。。”附带鄙视的神情。
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尽量耐心回答吧,不要不耐烦。
三、回到自己家的一方,要对另一方多些关注或照顾。
因为常年在外,回家以后,见到父母,我们都变成了孩子,忘记或淡化了自己还有丈夫/妻子的身份。只顾着自己的享乐,而忽略了远道而来的另一半。可以多向对方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帮助他/她更快的融入大家庭。
作为远道跟随去的我们,也要积极的去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作到入乡随俗。
每当到一个新环境,因为害怕被欺负,全身的感应系统全部打开,自我防御系统也自动开启,感觉自己像个刺猬一样,过滤每一个信息,随时准备反击。其实还是太紧张了,导致过度敏感。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友好的。
人与人之间要:
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少一些歧视与误解;
多一些欣赏与包容,少一些傲慢与偏见;
多一些接纳,少一些排斥;
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漠;
多一些和气,少一些生气。
不论在哪里,都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