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灭金先生和平原君外,本屌丝在公司玩得比较多的人就是马教授。马教授其实不是教授,是一位美工画师,只是爱看《易中天品三国》,又经常用三国的故事强行解释一些人际现象,慢慢我们就笑谈他是“马中天品2三国”了,继而变成了马教授。
一日饭后园中散步,说到环肥燕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西方先生问:“飞燕好像是河北人,玉环是哪里人?”灭金先生歪着脖子戏谑得说:“这种历史问题得要问马教授啊!”马教授痴痴得说:“好像杨贵妃...不是三国的吧。”,“哗”得一声,整个创业园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们四人常常一起午饭,年岁、经历、性格、公司职能虽各不相同,但相处轻松,亦能互相欣赏长处。说了这么多,强行引出的话题就是,我们之间“摩擦”很少。
流体的摩擦是什么呢?百度搜到网友的这么一段回答:
“因为管道内壁不可能是绝对的光滑,当管道内流过流体时,流体会与管道产生摩擦阻力,消耗流体的压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流体在流经一定长度的管道后,压力会有所下降的原因,下降的压力消耗在了管道的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上了。沿程阻力就是摩擦阻力,局部阻力就是一些弯头、阀门、变径之类管件所产生的阻力。阻力计算比较复杂,详细的可以去看看《流体力学》,与管道种类、流体粘滞性、压力大小都有关系。”
我觉得他讲的挺好,也大致正确,就引用了。毕竟不是学术论文,我也不打算引入哪怕一个公式(说到这,我研究生导师估计想要打死我,他以前说过他看学术文章第一眼就看公式,公式美不美就知道文章怎么样了)。这段话画个重点,就是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我想用自己的一些经验,说明下这两个阻力。
我虽然是职场新人,但公司对我还挺信任,第一次当项目经理的时候是个小项目,有上海的外协团队,内部人员主要就是我、平原君加上一个身在西安的程序员大东子。大东子当年在杭州培训的时候和我座位比邻,下班后喝酒神侃也锻炼出了革命战友般的友谊。先说结局吧,在预定时间内很顺利得完成了内部开发任务,要是不是大东子,肯定不能按时完成。结局挺好,过程想想看更是蹊跷而感动,别的项目经理都是逼着组员加班的,我跟大东子的对话方式却经常是这样,大东子:“我再回去加班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不能耽误你时间啊,这是你第一个项目” 我说:“真是不好意思,你稍微试一下,不要搞太久,要是不行,我们赶紧跟产品经理说下,这个需求可不可以后面再说”。我跟大东子的革命友谊决定了配合度高、摩擦少,所谓的摩擦阻力小,整个项目都能及时推进下去。
再说一个反面教材吧,等我第二次当项目经理的时候,团队人员也多起来了。其中和工程师老铁的摩擦阻力就不小了,不是我的原因,也不是老铁的原因,你说水和油分层,是谁的问题,都没有问题,只是不匹配嘛。老铁做事认真而专业,希望做的事情精确而唯一,他觉得能把那些工作做完就挺幸福而安稳,可是创业小团队,我对那个位置的要求是不需要那么专业,但是要及时应对不断出现的问题。老铁做了很大的努力却总是抓不住那个G点,最后不愉快地移交了工作给另外一个人。后来我也跟研发总监说了这事,建议团队人员的匹配度还是挺重要的,这决定了内部摩擦的阻力小,能平滑得推动项目向前。当然我跟老铁还是重归于好,毕竟只是在这个项目中不匹配嘛。
后面的一个局部阻力我暂时还没遇见,不过可以假设一下: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产品经理突然改变大的需求;或是领导中途战略方向调整耽误了,都属于这一类型。这些也都是需要避免的。真碰到这种情况,项目经理都是满头包啊,不延期基本很难。
西方先生以前总是带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待爱情和事业,希望大家一起往前奔。可是经验说明真有摩擦很大的、不合适的人,那就要乘早做出决定,这样后面才能更顺利。当然既然做出了重大的决定,就要好好坚持了。附送一则王朗(就是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位)与华歆小故事来辅佐说明这个理念。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