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儿子学校月考,昨天晚上,他把英语试卷拿回来,问我:“妈妈,你看这个完型填空,有一道题我看哪个答案都不对,我就随便猜了一个写上了,其余的都会。”,我拿过试卷看了看,对他说,有正确答案啊,就把其中一个选项指给他看,他说:“那这个单词不是个动词吗?可这里应该是名词才对呀。” 我说:“你想得很对,可这个单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也可以做名词啊。这道题考的就是熟词生义,同样的单词放在不同的语境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背单词还要和阅读结合起来,不能只背单词。”他恍然大悟道:“看来我又犯了盲人摸象的毛病了。”我哑然失笑,怎么又和盲人摸象联系起来了。不过转念想想,说的也有一点点道理,做题也要看全局,不能只看局部,看来成语也没用错,语文有点儿进步了。
记得几年前一个暑假,我喜欢看一个综艺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主持人展示一张图片,但只给出这张图片的局部,让参与者根据这个图片的局部,来猜一猜整幅图片是什么,并对这个局部图进行一番解说,每次看到这个环节,我就喜欢把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叫过来,也让他猜一猜,结果每次我们俩猜的都很离谱,包括节目里的参与者猜的也是五花八门,等主持人把整幅图片展示出来时,大家惊呼一声,原来是这样,那时我俩称这为盲人摸象,此后儿子对这个成语记忆深刻。
我想这个节目要传达的可能就是看事情要有大局观,凡事要考虑整体,不能只看细节,要跳脱出来,看到事物的全貌,而不是各个局部的简单组合。其实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他提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哲学问题,就是1+1>2,他认为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之和,或者各部分加在一起并不等于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结合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遇到问题,不要把自己陷入到问题本身,尝试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来看待问题,跳出问题本身,不再关注于其中细枝末叶,而是从全局的角度审视它,让自己的视角变得更开阔,或许纠结不清的问题一下子就能理顺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妨从生活中的小琐碎练习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