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河南周口,据说是全国唯一一个辖区内没有山川的地级市。全市一千多万人,最大的支柱就是农业。可以说,数千年来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靠地养人。近些年,老家的农村渐渐富起来了,起了好多二层甚至三层的洋楼,但我知道,这些都不是老家的经济支撑起来的,更多的是很多人年少出去打工--或建筑、或工厂、或做小生意挣的辛苦钱。农民天然的局限和社会自然的攀比,让我的很多老乡们,手里但凡有点钱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建房,比着谁家的房子建的更高。但一幢幢接踵而起的楼房其实并没有改变村庄固有的基因,我们这个市还是有名的穷市、我们这个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我无意指责乡亲们的举措,这也是社会带给大家的不安全感造成的。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一件三天前我深有体会的事。由于母亲一直在老家,家里象征性地还种着几亩小麦,用母亲的话说,农民出身,不种地是忘本,况且现在春种秋收都是机械化操作,很轻松。端午假期第三天,正好赶上村里小麦开镰,我家在村后的河堤上大概有一亩半地的小麦,换算一下,一亩半基本就是一千平方左右。隔壁村来了一辆收割机,每家只须派个人在地头等着,三下五去二,一亩半地的小麦就变成了一堆黄澄澄的麦籽。交付了140块钱的收割费后,借邻居的农用车,我把这堆麦籽拉回了老家的小院。
母亲大概估了一下这堆麦籽的重量,略感失望。用她的话说:今年又减产了,打不了多少粮食。我问母亲,这堆小麦大概多重,母亲说估计有一千斤不到,今年小麦收购价是1.05元/斤,基本上也就是说能卖一千块钱。这,是一亩半地的收入。
接着,母亲给我算了一笔账:这一亩半地,种子大概要70块钱,肥料估计得200块钱左右,播种之前要耕地,算下来要最少80块钱,麦子生长过程中需要除草、除虫、打药,如果遇到天气不争气,还要浇最少一遍水,杂七杂八下来大概还要200元。这样盘算一下,从种到收到家里,一亩半地需要投入690块钱,换句话说,这一亩半地最后的净收入是310块钱。当然了,人工费是绝对不能刨除的,数千年来,作为农民,人工费从来都是最不让人珍惜和看重,最不值钱的。
一亩半地,净收入310元,这就是当前农民种地的现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现在城市讨生活,但每次回老家,都会抽时间一个人在田野里或者在河堤上走一走,看一看。近几年,目之所至,田里的荒地越来越多,有很多人,宁愿把地撂荒,也不愿意再折腾,原因?一亩半地390元的纯收入已经说明了一切!中国实行了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农民一直都是各家种各家的地,前两年看吴秀波主演的《马向阳下乡记》,知晓一个名词叫土地流转,当时觉得这对农民应该是个机会,可由于历史原因和固有观念,土地流转政策似乎在我老家压根就没有实施过。我的乡亲们,还依旧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苦哈哈的过日子,而据证实,由于玉米的价格更低,麦收之后的秋季,农民的收入还会进一步降低。
在老家,有两个关系不错的乡亲,都在村里养鸡,数量三五千只不等。这次回去和他们聊天,更得出一个让人心酸和吃惊的事实。本来小规模养殖做为乡村的第三产业,在繁荣乡村经济的同时,多少会让他们比纯粹种地要多一些收入的。但,截止到现在,鸡蛋出货价1.8元/斤,出一斤鸡蛋大概赔七八毛钱。每天几百斤的出货量,大概赔钱要四五百块--记着,这是每天的数目。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未来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其中一个鸡场因为不堪重负,竟然忍痛将正在下蛋的母鸡8块钱一只处理掉了,对,你没有看错,是8块钱一只,不是一斤。
政府从上到下一直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可了解农村的人都知道,这几年,农民收入哪有真正增加?靠种地做为主要收入的农民,每年纯收入都不到两千块钱,这叫什么提振乡村经济?我跟母亲说,地咱不种了,谁爱种谁种,不行咱也撂荒,可母亲说,农民出身,怎么能不种地呢?
母亲的心态我很了解,老家有很多这样的乡亲,侍弄了一辈子土地,即使不赚钱,地还是想种下去。可我想说的是,如果农民种地,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情怀或者无奈,这个社会,对于数以几亿记的农民来说,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