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和实验室的小伙伴们去监考了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回来的路上和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师哥坐在一排座位上。
师哥是我一上研一的时候就觉得很好的男生,白净帅气,有能力有才华。而且有一个同实验室的师姐女朋友。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例会,我们研一的上去讲论文,在一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然后这个师哥起来给大家讲解,解释不清楚时,坐在旁边的师姐站起来继续给大家讲解。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在“哇~”,因为他们看起来真的太合拍了,一起交流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这样的学霸cp让我们都羡慕得不行。
师哥和师姐是大一开始在一起的,师哥说,他的这一步步走来都有师姐替他出谋划策,一起进步。
本科结束的时候想考研,少年心气想报高的学校,什么985之类的,师姐拦下了他。于是就报了一个稍微高点的学校。读完了研,两人又一起计划着考博。
但考博之路并不顺利,一开始想走审核制,但各种被拒和没有协调好。慢慢到了年底,两人就有些着急,因为同学们都已经拿到了offer找到了工作。年后又继续考试,师姐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师哥没考上,实验室导师拉了一把,就继续留在了实验室。
师哥说,他的研三整个都在焦虑的状态里,当时因为一次次被拒,师哥有些想找工作了,师姐下定决心说,不行就再准备一年,师哥想到我一个男生到了这个年纪有女朋友怎么能这个一穷二白呢。但欣慰的是,两人最后都上了博士,都实现了愿望。
2
我和男朋友也是从大一开始谈的,那时候还小,少年一瞬动心就追求得没有头脑。但也无比庆幸能在那么小的时候就遇到我男朋友。
我时常想,缘分就是如此奇妙,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好在那时遇见,互相说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他比我高一级,当时我大三他大四的时候就一心想赚钱,开始找工作。做程序员,搞开发。后来我大四之后研究生,他买了房子之后就奔去了北京。
了了几笔,就过了4年。虽然没有见家长,我们也一直有一些矛盾,但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感情也一直不错。
之前一直在想什么是更好的人,更高更富更帅?各方面条件更好?
其实没有更好的人,只有互相珍惜的两颗心。
茫茫人海,遇见已是不易,相恋更不容易。何必拘泥于那些。如果相差太远,两人又如何能感情一直好过这么多年。
如果他有什么地方你觉得不满意,又何必去换一个呢,告诉对方并让他改不就好了么。感情就是互相迁就互相改变的啊。
我时常想,我从20岁开始培养的男朋友,让给别人我多亏啊。(傲娇脸)
3
关于兴趣的感慨:
选择做某件事情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这个观点和我们的常识是相反的,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是那件事还没有开始做,没有受挫折而已,所以,那件事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当很多人放弃原来做的事情,选择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最终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过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将其行为“合理化”而后如此声明:
“我自己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做得多了➡️擅长了➡️做的比别人好➡️兴趣就大起来了,而后更喜欢做,更…良性循环。
所有事情没有做起来的根源不过是做得还不够多罢了。你觉得困难的事情不过也是下得功夫不够多罢了。
又是新的一周。一起冲鸭~
另:今天拥有了自己的Kindle。在阅读的路上有了新的工具。开开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