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无论是阴历和阳历,都成为了历史。
2017年,无论你欢迎与否,它已经到来。
今天是2017年第五周的末尾了。2016的年终总结和2017的新年计划还没有被完全遗忘,但那些计划已经在新年的冲击下变了模样。春节的假期短暂仓促,大年初七的到来,还有人宿醉未醒,沉浸在新年的余味中,而更多的人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都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还记得在不久之前,我买了一个新的笔记本,开始学着记录我的时间。我发现,这一天,我所做的有价值的事情,太少了。
每一天,我们都拿着手机,看着电视,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冲击。我们关注明星八卦,喜欢看帅哥美女的爱情故事,乐于和同伴高谈阔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几乎没有安排任何时间,甚至还缺乏反思,乐在其中。
当然,我们也不能透支自己的身体,在努力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身体健康。新的一年了,醒一醒!我们开始关注自己。
1月汇总
1月份读了5本书。
如下:
《人间失格》【日】太宰治
《成为作家》【美】多萝西娅·布兰德
《文学种子》王鼎钧
《30天写小说》【美】克里斯·巴蒂
《罗生门》【日】芥川龙之介
写作20天,25文章,3万字。
按照这样的速度,全年能够阅读60本。我曾在年初的时候,有一个设想。想在书籍的阅读数量上有一个突破。这些年来,尽管也努力过,但在阅读书目上,始终无法突破100本。每年平均下来,也就50本的量。为此,最近我还研究过网上被神乎其神的影像阅读等快速阅读方法,在看了多篇文章之后,我突然发现了自己在阅读上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和本末倒置。
我们读书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吗?这些又有哪个是跟阅读书籍的数量有必然的联系呢?
也曾经在减肥这件事情上急功近利过,最后再也不在方法上找原因了。我们都知道少吃多运动,一定会瘦下来,最关键的事情还是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研究再多的理论也是无用的。别人能一个月瘦20斤,而我们不能。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也不允许自己这样去做。
同理,学习也是一样的。别人能一年看100本,甚至200本书,现在我可以对自己诚实的说,我不能。在大学时候,我也常常躺在床上在手机上看小说,然而我从没有把我看到的那些消遣的爱情小说归于我那一年的阅读量。这也许就是我一年来读不了太多书的原因吧。
就一些成功著作,国外那种特别有名的书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类,我在朋友的推荐下,粗略的看过,但是收获不大。本身呢,自己就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书籍,就算是看了,也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实用的观点。为了实用的目的而读书,这不是我阅读的目的。而影像阅读大体上是针对这类书籍的。小说,文学作品,其实写的都是人性。人性能够粗略的品味吗?不能。正因为,我更喜欢读文学作品,所以我更不能在阅读速度上苛求自己。我该做的是,把那些我浪费在手机上的时间,用在能更让我欣喜的事情上——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而写作,恰恰是最棒的一种输出方式。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夸夸其谈,但要写成文字,却需要更为深入的思考。我曾经想成为一名作家,但现在我不去想那能不能成为作家的事情,我更愿意通过文字,加深我对文学,对生活的思考。这样的一种反思,能够更好的使我的阅读为我的生活服务。也许不该说的这么功利,但在很多人看来,阅读就是因为有用才去读。于我而言,我愿意阅读,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有趣,因为有爱。
今年年初,开始着手在简书上写作。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发现自己竟然不用刻意的坚持,就写了这么多,这么久。而我非常乐观的确信,我会写的更久、更多、更好。
写作了一个月,我有了新的思考。
我发现自己的思想老套,平常虽然也喜欢读书,但是特别疏于思考。只喜欢在阅读的过程中去记录那些有趣的有哲理的话语,品味是有的,但想法少得可怜。这些是在我开始写书评之后才发现的。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的自己特别的懒惰。在阅读中遇到自己不太懂的事情时,第一时间就是去百度,去知乎找答案,却很少把自己的疑惑写下来。
开始写,我才知道应该怎么读。
这样一来,我的阅读速度更慢了。
为了加深我在阅读之后的思考,每本书我都要读两遍。第一遍按照原来的方法,轻松的读,勾画喜欢的句子。而第二遍,就是细致的分析书中的语言结构,把这些都写来下。改换了读书笔记的记录方法之后,我阅读的质量有了提升。在做完所有的细致分析之后,对于阅读时产生的疑惑,我也开始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可以结合文中的语言进行说明。最后,我把整个思考的流程用文字写下来,进一步梳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有重点有策略的进行分析,形成一篇还算独到的书评文章。
在写过之后,我也会再结合别人的观点,检查自己,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充说明。我为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而开心。
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给别人推荐书籍的时候,只会说一句,“这本书写得特别好”。
当然,对于自己来说,现在这样的写作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平时的懒惰,现在这样的书写就特别费劲。总是害怕自己的观点有错,不敢质疑。这就是所谓的“跪着读书”的奴性思想。
一直以来,爱读书的人,总是把写书的人供奉在神坛。我们只会羡慕、钦佩作者的才能,而不敢真正的去询问、探索、平等的交流。我们害怕提出质疑暴露了自己的肤浅和无知,我们害怕自己的批评被别人嘲笑称为嫉妒,我们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又害怕自己和别人完全一样。所以,那些刚开始阅读时候的浅浅的思考,我们不去追究,放任自流,但心中也隐隐期待着,这汩汩泉水最终能汇成江河,奔腾入海。
现在,我在每天的书写中去做的事情,就是拾起点滴灵感,深化阅读思考,提高表述能力。对自己而言,越有价值的事情越难做。这件事情,想了26年,第27年,不止于想,开始“做”!纵然有难度,但乐在其中。
假期结束了,新的一个月,我有更好的计划,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的更好。你的呢?你的想法实现了吗?
下个月,再来总结。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