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序列化?
在系统底层,数据的传输形式是简单的字节序列形式传递,即在底层,系统不认识对象,只认识字节序列,而为了达到进程通讯的目的,需要先将数据序列化,而序列化就是将对象转化字节序列的过程。相反地,当字节序列被运到相应的进程的时候,进程为了识别这些数据,就要将其反序列化,即把字节序列转化为对象。有了以上理解,接下来我们认识两个用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接口:Serializable接口和Parcelable接口
Serializable接口
由Java提供,是一个空接口,只标记了当前类是可以序列化的,具体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操作是由ObjectOutputStream和ObjectInputStream完成
对象的序列化:(1)实例化一个对象输出流:ObjectOutputStream,该对象输出流可以包装一个输出流,比如文件输出流。
(2)使用ObjectOutputStream.writeObject(obj)进行写对象。
对象的反序列化:(1)实例化一个对象输入流:ObjectInputStream,该对象输入流可以包装一个输入流,比如文件输入流。
(2)使用ObjectInputStream.readObject(obj)进行读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静态成员变量属于类,而不是对象,所以不会参与序列化;使用transient关键字标记的成员变量不参与序列化过程。
Parcelable接口
由Android提供的一种新的序列化方式,以下是官方文档的一个类实现Parcelable接口的典型例子
public class MyParcelable implements Parcelable {
private int mData;
public int describeContents() {
return 0;
}
public void writeToParcel(Parcel out, int flags) {
out.writeInt(mData);
}
public static final Parcelable.Creator<MyParcelable> CREATOR
= new Parcelable.Creator<MyParcelable>() {
public MyParcelable createFromParcel(Parcel in) {
return new MyParcelable(in);
}
public MyParcelable[] newArray(int size) {
return new MyParcelable[size];
}
};
private MyParcelable(Parcel in) {
mData = in.readInt();
}
}
①writeToParcel(Parcel out,int flags):将当前对象写入序列化结构之中。
②createFromParcel(Parcel in):从序列化后的对象中创建原始对象
③newArray(int size):创建指定长度的原始对象数组
④MyParcelable(Parcel in):从序列化后的对象中创建原始对象
由以上各个方法可知,writeToParcel方法负责将对象序列化,而CREATOR负责数据的反序列化,只要你的类实现了Parcelable接口,并实现以上方法,那么就能自动地对对象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了。值得注意的是,在writeToParcel方法中,调用了out.writeInt(mData)方法时,如果当前类有多个属性值,如int id,String name,String email等,方法体应该写为:
out.writeInt(id);
out.writeString(name);
out.writeString(email);
在相应的MyParcelabl(Parcel in)反序列化方法应对照写为:
in.readInt();
in.readString();
in.readString();
即顺序必须一一对应,否则会出错
二者之间的选择
序列化是为了永久性保存对象,保存对象的字节序列到本地文件或者是在网络中,进程间传递对象。序列化在使用内存的时候Parcelable比Serializable的性能高,Serializable在序列化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临时变量,从而引起频繁的GC(内存回收);而Parcelable不能使用在将对象存储在磁盘上这种情况,因为在外界的变化下Parcelable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