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参加中外企业文化年会的机会,我拜访了上海上坤房地产公司的投资合伙人朱鹏先生。朱鹏是我的同班同学。作为一起在大学共度了四年时光的同窗,用14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青涩少年到掌控亿元资产的私企老板蜕变,自然是同学们奋斗的励志标杆。
沪上与陕西的空间距离,14年跨越时空的分割,酝酿出说不尽的话题。其中,让我惊愕而又赞叹的事情,却是一件小事情——他至今没有在上海置办属于自己的物业,而是住在租赁的公寓里,是一名沪漂。
没有自己的物业、租房而居的房地产公司老板,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却有他自己实实在在的道理。首先,房价的飙涨,房地产行业成为暴富的代名词,但不是所有的房地产投资人都富可敌国。这个行业有许家印这样实力雄厚的大亨,也有在金子塔底部努力打拼的“小”公司。他的公司就是一个“小”公司,虽然业务做得红红火火,但也在积攒着一切力量提升公司的实力,所以没有闲钱去置办物业。
其次,公司虽然初创,但是为了融合多方的优势资源,引入了多个外部投资者,是一家典型的资合公司。按照资方的意愿,企业的盈利大多数被作为注册资本的增资额重新投入了公司,滚动发展。否则,陈鹏的股权就会被稀释,直至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力。所以,他的财富就是公司,在这个企业之外,他个人的资金很少,也没有余力去置办物业。
第三,是资金的成本。在上海租住的一套百平方的物业,年租金大约6-8万元上下。而购买一套同等标准的住房,市场价格在500万元左右。如果把这笔钱投入企业运营,可以节约大概30万元的贷款利息。付出8万元的租房成本,同样可以满足居住需要。租房住,把用于购房的资金投入企业运营,算经济账也更划算。
房地产公司老板租房的背后,是一个精明的生意经。租房住,改善了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盈利。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改善EVA也是近年来央企改革的方向。在中航工业,经过连续几年的以提升EVA为核心的经营改革,逐步建立了以EVA为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体系,轻资产运营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中航工业也实现了从资产数量“大”,向宏观上“大而强”,微观上“小而精”的转变,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由于行业的独特性,同时受到历史发展特殊环境的影响,很多数军工企业都背上了沉重的资产包袱,资产庞杂,层及众多,人员基数大。这种包袱,既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企业转型、轻装前进的障碍。20世纪最初几年,借助国企“精化分立,主辅分离”的改革,大多数军工企业剥离了“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军工企业实现了第一次减负;同样是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借助城镇化发展和城市拓张的需求,一些军工企业通过土地置换、整体搬迁,在新的工业园区扎根,以优质的土地资源换来了更宽松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更新换代的资金,实现了企业的重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资产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房地产公司老板租房的借鉴意义在于,思辨地看待资产“大”的优势,力求瘦身轻装,减轻资产负荷和管理层级,将是军工企业第三次轻装上阵的机遇。
pt src="http://s0.qhimg.com/lib/jquery/183.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