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前,我没有看过海,可我并没有十分渴望去看海,因为我知道,第一次看海的那天,一定就在未来的某个时间。
人生的重要体验在于第一次,就像童年时收到一份礼物,只要不打开,惊喜就会一直存在。
2013年,去北海,到达银滩时,天色已暗,在手机的光照下,我看到这里的海一点也不蓝,甚至是浑浊的,但这里的沙滩正如我想象般柔软。
我呆呆地看着海浪涌上沙滩、退去,拍打着海岸,白色浪花翻涌。
哗……
大海在呼吸。
我们站在海水里,在沙滩上写字,沿着海岸线走,带着腥味的海风拂面。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船去涠洲岛,我终于看到让人沉醉的蓝色海洋,感受到海天一色、碧海蓝天。
晚上,我们住在海边的小木屋,离海不到50米,每天,伴着海声入眠。
主人家每天出海打渔,回来给我们做生猛海鲜,我们在沙滩上搭个小桌子,一边吃螃蟹,一边看海,一只田园犬在沙滩上,懒洋洋地躺着。
主人家的小孩,躺在旁边的吊床上,与我们不紧不慢地聊天。
除此,没有别的游客,傍晚,落日余晖洒满海平面,我们仰头看夕阳、不远处归航的渔船,仿佛私藏了这片大海。
那年,我们26岁,我第一次看海。
第二年元旦,婚礼结束,我和琪已经忙得昏头转向,说来可笑,我们陷于婚礼的琐碎事务,竟未考虑度蜜月的打算。在家人的提醒下,才想起这一茬,琪说:“要不就去看海吧?”
我们匆匆走了几家旅行社,在第二家就定了第二天出发的自由行,双飞,目的地三亚,一个人的费用不到2000。第二天,我们就到了大东海。
那是一场说走进走的旅行,那是我第二次看海,没有第一次那么惊喜,但南海的美丽依然震撼我心,我们去了蜈支洲岛、槟郎谷、三亚千古情等等。
那时,周围很多朋友度蜜月都是去马尔代夫、巴厘岛,住五星级酒店。我们去三亚,住不到30平米的房间,酒店设施陈旧,打开窗户只能看见对面的高楼,可是我们却高兴得像孩子,放下行李,简单休息,第一件事就是去海边。
那年,我们27岁。我第二次看海,与第一次不同的是,琪已成为我的妻子。
2016年11月,我们带着青阳又去了三亚,看到海的那一刻,他的小眼睛里露出惊讶,我告诉他“这是大海”,他便用不流利的语言重复:“大海……大海……”
“大海大不大?”
“大。”
刚开始,他怕海,海浪一来,他就跑,海的声音吓坏他,因此只喜欢在沙滩上玩沙,一玩起来就不想回家。
我抱着他与海接触,好几天后,他才慢慢地不怕了。走那天,他在海里游泳,竟不想离开了。
大海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直到现在,他依然记得大海,看到电视里有大海的画面,他就会指着屏幕说:“大海……”
那年,我们29岁,青阳1岁,我第三次看海,青阳第一次。
30岁这一年,我来到威海,也许是靠近城市,这里的海像银滩的海一样没那么蓝,只带着一点绿。
再次看海,心情已经不再像前三次那么激动,但依然喜欢静静地盯着海平面发呆,海是如此辽阔,有时竟然分不清海与天的界限,海就像倒过来的天。
离家前,青阳要和我一起坐火车来威海,我告诉他:“这次是单位规定不能带,下次爸爸带你来。”
他便委屈地哭了,扑倒在妈妈怀里,嚷着要和我一起来。我没有想到他会哭得那么伤心,这是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他对我的不舍。
每天晚上,我打开视频聊天,和青阳,和琪。青阳又开心地笑着喊爸爸,琪说:“爸爸去哪里了?”
他说:“威海。”
“你为什么不去啊?”
他扬起小脸:“我下次去,”想一想又说,“下次爸爸带我和妈妈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