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题目是《家》,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想法就是有吃有住就算家了。现在家的意义明显变了。有吃有住的地方那是酒店,有的单位也有吃有住,那都不叫家。
现在的家更重要的是在一起的人:可以是由血缘凝聚在一起的,由情爱连接在一起的。所以现在家最重要的职能也不再仅仅是那个可以为你遮风挡雨,有吃有喝的地方。关怀、支持、信任、依赖、爱是每个人想从家里得到的。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家庭关系,也不像过去那么稳固。以前为了有吃有喝,遮风避雨,每天都得回家,而现在像这样的地方太多了。
现在如果家没有温暖,舒适,让身心放松的感觉。在家找不到关怀、支持、信任、依赖、爱,那么想去找一个有吃有喝遮风避雨的地方很多,无论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可以在朋友家,可以在酒店,甚至在情人家,所以就有了那种。一吵架就喜欢跑出去找闺蜜倾诉或者购物看电影,唱歌蹦迪的女人。也有了那种一不高兴就跑出去喝酒划拳,找美女的男人。因为有吃有喝,可以睡觉的地方太好找了,所以我们对家的依赖就没有那么深了。
想想在古代可以在寒冷冬天找个睡觉的客栈是多么不易,而且客栈的条件往往会没有家里条件好,所以人们肯定还是想在家里呆着,就就算在家里吵两嘴,也不会舍得离开温暖舒适的家。女人就更别提了,三从四德,裹着小脚,连门儿都出不了。
在我爸爸妈妈那一代的时候,女性开始解放,独立意识极强,农村的生产队里,工厂里的铁姑娘们终于可以和男人争高下,恨不能把男人比下去,吵架越来越多。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到邻居两口子打架。可是没有一个人敢逃离家,还得过日子。因为那时人穷志短,兜里没俩钱儿,社会经济限制极大,出了门儿就没吃没住。所以再吵,都会留在家里吵。听我妈说,再往上一代的祖父母那一代,别说往出跑了。那时候社会动乱,到处都在打仗。一出门儿就有可能遇上枪子儿、炸弹,地雷,或者被拉壮丁了。
说了这么多,觉得有点跑题,但是我觉得也有必要。就是对以前的家的分析对比,才能看出来现在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要给予对方的是什么?
前两天老公心情有点儿不好,天天在家里制造紧张气氛。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就会偷偷的发短信说,妈,你啥时候回来?家里气氛糟糕极了,就和我爸两个人在家,我都不敢出声,啥时候回来?我对他说,没事儿,你爸就是不想说话。他说,不是的,我爸就像个炸药桶,脸色特别差,我都不敢跟他说话。我说,那你就去遛狗吧!躲他也好。他说:好主意!
所以现在家庭任何成员在家里制造紧张气氛,让其他成员不悦,他都很轻易地离开,躲避。所以想要维持一个家。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替别人着想。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理解与忍让,关怀与接纳。当有更多选择时,我们不是选择离开,而是要选择付出更多,让这个家更温暖舒适。
因为我们同样想在家里得到的也是这些。我们累了的时候想回家睡一觉,很少有人说想去酒店里睡觉,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回家喝碗粥,没有人会说去饭店喝粥。所以。即便外面有那么多的可以睡觉,吃饭地方,家依然是我们最想呆着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因为家里有我们最爱的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