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小姐在我们晚上吃饭时,拿出一本有一百页左右厚的资料扔到我们面前,很自豪地说:“今天姐已经顺利把这整本书,都背下来了。”
我们几个目瞪口呆地相互看了下,不怎么相信。
我们的方便面小姐最讨厌背书,上高中宁愿和理科那些题目死磕到底也不愿意拿起历史课本去多背一个字。因此高中的文科她一直保持着分数是我们几个最低的。
没想到几天不见,突然说把整本资料都完全背下来了,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同伴拿起面前的资料随便翻了翻,里面都是些专业知识,就顺口问了几个问题,方便面真的对答如流。
一顿饭方便面就在大家的崇拜的眼光中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方便面所在的医院最近要接受检查,她那部门被医院内部定为必查科室。本来以前一直有位“枪手”在检查时冲锋陷阵的,但偏偏这“枪手”最近休产假了。
方便面就被科室领导定为这次的“枪手”。方便面说:“那时我知道这事情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领导直接把这本资料扔了我,说只要把上面所有的字背出来就可以了。问题是我最怕最不擅长就是背书啊。”
领导听了方便面“推心置腹”的诉说后就淡定说:“这个很好办,每天下班后到我办公室。”
方便面欲哭无泪地讲述着自己一直认为和蔼的领导,原来骨子里是个虐人狂魔。
每天不管多久下班,领导都在办公室等我,让我去隔壁的会议室背书,只提供水,其余什么都没有,一天必须背六页。什么时候背完什么时候走人。
你们要知道我上了一天的班,头昏脑涨的,哪看得下书啊,而且那会议室还没有信号。第一天我直接就趴那睡了一觉,老板也不生气就说什么时候背完什么时候离开。我看她认真样心里发憷,就硬着头皮背着。
一开始六页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吞吞吐吐背完,后来就两个多小时,到最后一个小时我就能把答案大概叙述出来。考大学那会我都没有这样拼过,没想到高中时没吃的苦,这几天都体验了一遍。
幸好我领导严厉,不然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其实背书还是可以的。”
方便面说完继续发表感慨:“人还得有点压力才行啊,你们说如果当时高考我老师也这样鞭策我,指不定我就是清华北大的料呢。”
大家听后都忍俊不禁,如果真如方便面所言,她不一定考上清华北大,但至少比当年读的三本院校要好得多。
自从自律这个词流行起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过上自律的生活。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是方便面这样的,有人逼着可能会做出一些成绩,没人管着就成了葛优瘫了。
前几天回宿舍,舍友兴高采烈和我说,自己最近要自学英语,每天决定早晨五点钟起床去楼下花园背单词,说完还给我看了刚买的新闹钟。
好吧,坚持了四天,第五天闹钟怎么闹都不能把她从床上叫起来了。后来对我叫苦连天,自己内心想继续学下去的,奈何真的没有那个毅力坚持下去啊。
其实这样的情形,发生在普遍人的身上。我们想自律,就是怎么都自律不起来。内心会很自责,但不得不承认这是现在人的通病。
我们普通人的自律性有多差?
有位做老师的朋友和我说过这样的一件事。
她带的是六年级班主任,有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班的平时考核分数经常是全年级最低的,她找明原因发现,班上学生经常忘了佩戴校徽。
她很苦恼,如果放学时提醒一句“明天不要忘了佩戴校徽”,那第二天情况会稍微好点;后来在黑板上写出“佩戴校徽”几个大字时刻提醒着大家,扣分的情况还是会出现。
后来她想到一个惩罚制度,每天不佩戴校徽的人,每天早读课到讲台上读一篇课文,并且领着全班人朗读课本。
六年级的学生也有十几岁了,大家都要面子,而且很多人平时私下调皮捣蛋很厉害,但被罚着站上讲台前众目睽睽下朗读,还是很放不开的。
朋友说,这个制度出现后就扣分情况大大下降了。难道以前就那么难做到吗,其实并不是,那时他们觉得无所谓,就算不佩戴也没有怎样,最多得到老师的口头批评而已。
现在有人在这边有了惩罚制度,不佩戴就会收到处罚,这样大家的自律性明显就上升了。
就如小时候听长辈讲过一段话,世上分三等人:
一等人,自觉成人,不管有没有人督促都会做的很好;
二等人,管教成人,就是有人督促有人管着才会做的好;
三等人,打骂不成人,再怎么管教和督促都是烂泥扶不上墙。
很现实的是,一等人只是非常非常极少数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二等人,需要别人拿着鞭子在后面抽着或者让你感觉有被抽的压力,才会进步。
那怎样才能找到我们背后的那根鞭子呢?
1. 公开承诺
人都是爱面子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公开自己的承诺,让大家一起来监督。
朋友圈和打卡群就是我们公开承诺的好地方。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一旦公开了自己的承诺这也许就是你的一张社交名片了。
看过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的一篇报道,罗永浩是个非常爱面子的人,这样的人有个好处就是,一定要把自己当年公开吹过的牛去实现。如果只吹牛不去拼命为了这个公开的承诺去努力,那么最后你在世人眼中只是剩下会说大话。对于爱惜自己羽毛的罗永浩来说,自己能吹牛就能去拼命实现,最后创造出极佳的创业品质。
2.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要奢求下一次的决心就能完成所有的事情。一口吃不成胖子的,改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律同样也是。
我每年休假回家,总会不由自主往行李箱中塞很多书,干货类的、小说的、专业类的,在回家的高铁上还会写出读书计划,干货类的三天看一本,然后写一篇读书笔记;专业书,两天看一大章,及时做题巩固;小说类的两天一本。
写计划时就暗想着,要利用假期好好充电,把平时没有时间看的书,一次性看完。
结果呢,几乎都是书怎么带回去的就怎么带回来。假期结束收拾行李时,妈妈还抱怨:“带这么多书回来干嘛,既重又占地方,想多给你带点好吃的都没有地方放。”听得我面红耳赤的。
后来我发现其实这样的计划很不合理。一年就休一次长假回家,你还想着抱着书,安安静静地看着,其实很难实现。
首先父母总想多和你说说话,想带你去亲戚家走动走动,一天天时间过得会很快。
其实偶尔回来一趟我们尽量想帮着父母做点事情,在家看书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后来我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比如休假就是回来陪父母,给他们做做饭,听他们说说家长里短的,尽量多和他们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看书成了次要的事情。
比如看书,看书计划不会再出现休假的主要任务中。平时就做好看书计划,一周1-2本书,读书不是需要追求数量,是需要质量。
多看点好书,然后自己去写些读后感。边看边思考,这样才能算真正的看书。
比如这段时间写作,我就会把大量时间花在写作上面。除此之外想学瑜伽,但还是忍忍,因为工作之外的时间和精力就那么多,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做好。
一次就做一件事情,一个目标达成了再去找下一个目标,不要妄想着早起、读书、写作、运动一起上,是的他们可以在同一天完成,但是我们没有自律的人目前还是做不到的。
3. 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这个秘诀是我一朋友和我说的。
她坚持看书跑步三年,她说如果不是当初参加各种活动,是不会养成这样的习惯的。
一开始她只是想找个读书的群,大家一起督促着看读书做分享。过了快一个月时由于换了新工作,她想放弃。群主正好举办了一场线下的读书活动,地点就在她家附近。群主大力建议她去参加,她说,当初也只是不好意思拒绝就去了。
没有想到一参加就感觉非常的好,认识了很多厉害的人,学习了他们的读书方法。也听到很多人分享了读书带给自己的一些改变。后来就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为了一次活动,她就变得很积极去看书写读后感。
也从一开始默默听别人讲,到自己主动上台去分享。就这样读书的习惯自然而然形成了。
她说跑步也是这样的。一开始对跑步并不热衷,只是一次公司举行运动会,她被安排参加5000米比赛(因为当时只有她最适合参加)。
为了在比赛中能不表现出那么low,她只能硬着头皮去健身房锻炼跑步。有了专业的指导,她觉得跑步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受。
运动会结束了,但她跑步的习惯延续下来了。她很兴奋说,自己今年计划是跑马拉松,为了这个比赛现在每天更加积极地锻炼着。
所以你看,自律这个通病是可以治好的。
只要你想过上自律的生活,找好方向,下定决心,你就走在成为更好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