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回事,冬天就是容易想家。想起父母做的热腾腾的饭菜,想起老房子熟悉的味道,想起邻里嬉笑嘈杂的声音,想起家门五十米开外的菜园子,想起路上缓慢行驶的黄绿色公交,想起那些在校园与同学食堂教室图书馆往返的日子。可能,天本来就冷,人又缺少温热,我们就只能拿回忆取暖。
回忆取暖,当然也是愚蠢的,因为回忆里也不尽是甜蜜。想起以前爷爷奶奶经常会聊起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情,生活条件很差,一大家口人就靠着爷爷奶奶做工分来支撑着,能吃饱饭就很不错,根本不敢奢望更高层次的需求。
“我们是赶上好时代了,想想那个时候过的日子多苦啊,大人苦,孩子也跟着苦。现在多好,吃的好,住的好,样样都好”。爷爷经常感慨。
确实,爷爷奶奶在经历了那样的苟且岁月之后也算是到达了远方。对他们来说,远方和诗都有了。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有多少人可以真正跨越到远方,触摸如诗一般的生活?
跨过的才叫远方,跨不过去的都是苟且。
曾经有朋友和我聊天,说她的弟弟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放弃眼下的好工作,去追求所谓的诗与远方。
我说那很好啊,有自己喜欢并愿意去追求的事情很棒呢。朋友摇摇头,哭笑不得,她所她弟是整天嚷嚷着要做一名背包客,正东挪西凑地借钱准备去旅游。
“感觉生活极其无趣,每天朝九晚五,三点一线,一眼就可以望到死,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人就一辈子,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这就是弟弟要去旅游 的原因。
辞职以后你想做什么呢?
当一个背包客,去旅游。
那旅游回来了呢?
他没有回答,而是说:我特别羡慕那种说走就走的旅行,感觉特别酷。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班下班,哪有这么多时间旅游。
那经常说的诗和远方呢?也都是骗人的咯?
没有骗人呀,至少于我而言,工作是现实,也不觉得苟且。所谓的诗和远方,其实都看你自己怎么看待。
很多人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将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活看作苟且。固执的认为那些诗和远方都离自己很远,殊不知真正诗一般的生活,从来都是在当下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美好,将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
远方,西藏与我们而言亦是远方。
下面的故事是一位旅行爱好者,暂且叫他小A吧。
“只身一人离开生活多年的环境去了西藏,多了一丝忧郁,少了一些寂寞。没有离开之前,总是听到许多灵魂旅行者在说,人生就是一次或有或无的旅程,走得太快会丢掉他人,走得太慢会被他人丢掉。
我之所以想来西藏,其实只是想亲身体验一下朝圣。在通往西藏的各条道路上,一年四季都能遇到朝圣的人们。朝圣者,从千里之外的故乡而来,手上套着厚重的木砖,膝盖套着皮质的护膝,一步一长叩。
深一脚,浅一脚;水一脚,泥一脚。跌跌撞撞,不停歇地走。
雪山,千万年伫立;天空,千万年悠远。
海子曾经吟唱: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也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
我只想做一次自己的朝圣者。
其实之前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说到诗和远方,大家就会想到西藏,距离远的地方比比皆是。现在我慢慢懂了,所谓的远方不是距离,而是我们的心和信仰。朝圣是对自己心灵的虔诚。而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亦在我们的心里。”
你觉得当下的生活枯燥平淡?跨过去,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灵魂产生共振的兴趣爱好。
你觉得前方的道路黯淡无光?跨过去,努力掌握各种能够提升个人价值的专业与技能。
你觉得眼前的困境让你心力交瘁?跨过去,既然无法逃避,那就静下心来坦然面对。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终极奥义。
跨不过去,哪怕远赴天涯,但是灵魂却仍被牢牢地困锁在原地,心系苟且。
跨过去了,即便身处闹市,仍然可以寻得内心的皈依,享受自己独有的诗与远方。
我知道爷爷奶奶的诗和远方,源于他们真的感恩生活,认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