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代表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五月的麦地》《以梦为马》。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可惜天才早夭,海子是属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一代人”,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作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
选择做一个诗人,就等于在现实中选择了苦难和孤独,尤其是在诗歌逐渐淡出民众视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是一个孤独的诗人,没有人理解他的内心,他的追求。海子本人出身寒微,工作后又工资微薄,可以说一生清贫,本来就不可能有个舒适的外部环境让他去经营自己的诗歌王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诗歌一直没有得到文坛的承认甚至还屡受批评。再加上海子天生的敏感和偏执等因素,一切都使他始终处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中。他逐渐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走向死亡。
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也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品原文: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