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作业雨后,班级群引发了一场关于评论制度有无保留必要的辩论,战火从情人节烧到了除夕,事后很多人都打了圆场说真理越辩越明,这种讨论很有意义什么什么的,而在我看来,这个过程,经历了疑义,劝说,逆反,不欢而散,和你能见到的任何一场吵架,有区别吗?
我们总强调倾听的艺术,还有换位思考,但是任何团体在争论的时候,通常都会犯一个毛病:从不深究对方所表达的真实意思,而迫不及待表达自我立场,或者说出于立场职位使然说出对立观点。然后理所当然的,争论点逐渐在另一个维度里展开。想来也是有些可笑。
就拿上周的这场风波来说,最初有人提出的两个观点是:1. 评论浪费时间;2. 评论体系可以做的更好,简化点评操作。然后马上一堆人跳出来说评论的意义,其中包括自我写作能力的提升,从他人文中学习知识,帮助他人产生的成就感等等。
看到了吗?正方有在本质上去理解反方所说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反驳吗?且不说有的战友本就因为交稿时间到而三两句话随便敷衍,当然,也有战友说,即便对方整篇文章只有一个字,也要用心去体会对方所写然后认真评价。我不知道当时反方战友心里是不是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你看,辩论的硝烟在于,你压根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而一定要以普世的态度来强加与我。
反方战友所说的浪费时间的“浪费”,不一定代表对方水平不够,而是我可以用相同的时间,阅读我更需要的文章,评论最终浪费的不是评论时间,而是时间成本,因为我本来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吸取更好的东西,所以这势必产生浪费,这是谁都没法辩驳的事实,又岂能是评论有意义就能去论证时间不浪费的?就像我敢肯定,马云和任何人接触都能感受到一些特定的意义,毕竟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你身上也有马云可以触动的点,实在没有,用正方战友的话,他指导你也能产生成就感从而产生意义啊,怎么能说浪费时间呢?那么,你有本事让他推了跟巴菲特的会面去见你吗~~~ 醒醒吧,不同水平和领域的人捆绑成长本就是个谬论。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年纪越大,成就越高,越来越关注交际时间。
“意义”是可以解决很多层面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压根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的一个词,拿意义来当论据,是最低级的辩论。因为你同样可以说,用这个时间,在大年三十陪陪几个月没见的父母,会会一年没见的朋友,去养老院送些冬衣,去拯救下失足儿童,远比评论一篇战友的文章有更大的意义。不是吗?
整场的争论里,只有小七说了问题的实质:社群建设的需要。这个点可以解决第一个关于“浪费时间”的问题,也可以作为出发点去探讨第二个“评论体系能否简化”的问题。再更多的延伸讨论,一周一次的作业雨和点评规则,是带动了真正意义上的社群活跃,还是表象的虚假繁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以这点去论证评论是否必要可不更能解决问题?很可惜,小七的话,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
想说,人们总觉得自己有些发人深省的观点,一旦表达对方就能被说服,可是记住:人是永远无法被说服的一种生物!
007大部分是成年人,明白这不是个雷锋系统,而是商业运作,它有它的规矩。有疑义,不必劝说,阐明双方的立场,能理解,继续,不能理解,那么自己分析,你是否能够在没有监督,写文没人看,没有团体作战感的情况下自己坚持,如果能,同时觉得这里学不到任何你要的东西,很简单,没什么好争论的,退出,一个人奋斗。如不能,那再考虑,你的生活,哪一天能做到时间的完全不浪费,如果不能,007给你带来的好处,是否大于你所认为的浪费时间这一弊处?你在007所获得的,愿不愿意让你忍受目前的不舒适,给它时间更完善。如果不能,出门左转不送。
附言:这篇文章写下来,看似我持反方意见,其实不然,整场辩论,我并没有参与,也不觉得有争论的意义。写这篇,是源于当日整场争论看下来,觉得产生了很多有意思可以讨论的点,本来想把当时的感触都列下来,几天的胡吃海喝,到今日居然变成最后关头赶作业了,想想也是醉了~以后有缘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