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桌王正英老师前段时间为所在学院编写的一本书出版了。
初尝成功喜悦的正英想再接再厉,邀请几位曾经有点文学或艺术根底的同学伙伴组成一个团队,携手写作,绘画人生,筑梦未来。
人都是,圆了最初的梦,就开始编制下一个梦。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就在微信上聊开了。
其实,正英没找我之前,我已经有了想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多看看书,静下来写点文字的东西。
来深圳二十多年,从一无所有到如今也还过得去,对人生多少有些感悟。时光易老,也想趁还没有那么老时,手还能动,脑袋还能思考时,把自己的见闻所想变成文字。
每天开车行驶在路上的时间,也是思绪曼舞的时间。我享受这个思考或者胡思乱想的过程。有时也会有好多灵感,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情感等等。我想,如果把这些记下来,留待自己年老时翻翻,也不枉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写作,在我看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但是,只要敢于拿起笔,走出第一步,敢于剖析自己,面对自己的灵魂,打开心扉,会慢慢感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期中考完后,大概11月中旬正英就直接到了深圳见了我,也顺便感受了一下高节奏超现代的深圳氛围。
正英来时,正好赶上莲花山公园的花卉博览会开展。她说她运气好,来得正好,一饱眼福,阅尽了满园花草树木的绚丽烂漫与葱茏。
我带着她一路行走在莲花山的山路上,一路畅想我们的文学梦。
晚上回到我家时,我和另外一同学幸君子在客厅聊天,她一个人跑到了后面阳台上。一开始,我们还以为她在外面拍夜景,可是拍夜景也用不了那么久啊。后来过去一看,才发现她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在写游莲花山游深圳的感想。深圳的这个季节,阳台上应该是有蚊子的。
这使我心生感慨,我想,如果正英哪天在文学写作这条路上走通了,一定不是偶然的,一定不仅仅是运气好而已。
12月初的一天,那天刚好是我生日。她的微信消息又蹦出来了。她给我发来了一本刊物的封面,是《当代文学》,我小时候看过的,那是互联网还没有盛行的年代比较流行的一本刊物。
她告诉我,在回去的路上,在高铁上,她完成了一篇《高铁时代》,已经发表在《当代文学》这本刊物上。
我一惊,虽然我对这本已跟不上时代的刊物不屑一顾,但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神速,也不得不被她身上的一种精神所感染所折服。
我想,人只要有动力,有一种精神支柱,就会有毅力去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我承认,在写作这件事上,我还有点惰性,一直都拿不起笔,去写几个字。
每一次聊天,正英她都会鼓励我拿起笔来写点东西。她说我的经历就是现成的故事。我说我并不是那么成功,不好意思把写的东西给别人看。她说我就是她的偶像,都一把年纪了还怕啥呢。是啊,怕啥呢?她身上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也正是我所缺少的。
有时,我在想,如果我换成她那样的性格,呆深圳二十多年,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局面呢。
那天,我竟然鬼使神差地答应她了。当然,我一开始就有答应她的,只是,当时带有一点应付的成分。这次我说我周末就回家打开电脑,写写故事,写写职场,写写教育,写写股市,写写楼市,也写写风花雪月……
我说如果哪天我能写出点东西来,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正英的不停鞭策。不得不说,正英是老师出身,说话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更主要的是她身上的一种精神,使得我不忍心拒绝她。
怎么说,她都是和我一起曾经分享过无数秘密的人。
这不,我就尝试先有个开始,用手机下载了简书APP,写下自己关于写作的一点感悟。
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人人写作,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留下点文字的东西似乎并不难。
大概十多年前流行玩新浪博客、MSN时,我也写过不少文章,而且还是全英文的。
人们对于新兴事物,总是趋之若鹜。
那时的我,也不例外。写完后,还会和我当时一起在北外学习的同学一起探讨。那段时间,留下的文字已及记忆也都弥足珍贵。只是,疏于整理,已遗落在网路平台的各个角落。
后来也许是生活越来越安逸,人就开始懒了,新浪微博也只是短暂地玩过一段时间后就没再打开过了。
再看现在,放眼望去,人手一机,聊微信,浏览、更新微信公众号,读电子书,经营电子商务……互联网加产业兴起,一片网络新媒体盛景。
写作是孤独的,尤其是在刚开始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之前。但是,如果有那么几个知心好友,有那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激励,携手同行,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孤独了呢?会不会离成功又近了一点呢?
离成功很遥远,离梦想也很遥远,那,万一实现了呢?
先做梦。
再筑梦。
写作,不就是那么回事吗?
写于2016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