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儿子果果去公园玩,小朋友在运河边骑踏板车,快乐的都要起飞。突然,他停下来低着头说“妈妈,穿着尿布湿呢。”没等他说完,我就赶紧去帮他脱裤子,可是已经晚了,小朋友的裤裆已经湿了一大片。他呆呆的站在原地,没有了刚刚的灵动和欢乐,瞬间仿佛连路也不会走了。这时候两位阿姨(小朋友奶奶的年纪)从台阶下面的小路刚好经过,俩人看了果果半天,随后对着小朋友乐了,她们说“小伙子尿裤子了,尿湿了就不能走了”然后又对着我儿子善意地笑了一下,慢慢走开了。可是我转头却发现儿子脸上有了一点点小尴尬,我抱住儿子说“没关系,宝贝儿,妈妈知道你刚刚是玩的太高兴,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才把裤子尿湿的,我们回去换上新裤子洗洗就好了,但是下次想尿尿记得跟妈妈说。”之后,果果又开始欢乐地骑上踏板车,不过嘴里有几秒钟嘴巴不停地念叨:“跟妈妈说尿尿,跟妈妈说尿尿。”
此时,我明白孩子应该已经知道这次“尿裤子”是自己错了,而且也把妈妈交代的话记在了心里,只是由于有时候他还无法把控自己的行为才出现了令家长“失望”的事情。看着重新快乐的娃娃,竟然有些庆幸刚刚自己既没有对着孩子面露自己的尴尬,也没有批评孩子把裤子尿湿或者是大声呵斥他下次再尿湿裤子就如何如何,否则这个小人儿的自尊估计无形中就被我践踏了。
写到这里,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说不管多丢脸,都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边,同一边一定是心和孩子站在一起,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然后再考虑自己什么样的言行能够很好的保护孩子正在逐步形成的自尊和自爱。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在他的著作《自尊心理学》中阐述了他对自尊的定义:一种“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基本挑战以及自己值得拥有快乐”的心理状态。一个拥有健康自尊的人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会很好的接纳自己,有着对自我的内在认同,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有着为信仰或者理想勇敢行动的力量,始终坚韧不拔。
孩子自尊的建立是伴随他们的成长逐渐形成的,而且自尊会比较脆弱,“需要我们持续地呵护,确保它洁净。”
反观我们的生活,孩子的自尊从小开始就因为成人的“面子”被我们无情的践踏,我们用面子换走了孩子的自尊而不自知:
——孩子在大街上跟着音乐起舞,面对路人的指指点点,自己也跟着觉得羞愧和尴尬,恨不得赶紧把孩子拉走,之后再狠狠教训上一顿
——孩子考试没有取得期待中的成绩,连卷子都不正眼看,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怎么那么笨,每次考试都考不好,还能指望你干什么?以后再考成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跟叔叔阿姨说起来,真是丢人”孩子无奈的站在一边,想要辩解些什么,面对这番说教欲言又止,捡起卷子,默默地转身回到屋里,此时已经开始在想下次还考不好又是怎样一场“血雨腥风”……
——孩子第一次学习游泳,站在泳池边上,迟迟不肯下水,面对着小伙伴们纷纷跳下泳池,家长已经顾不得孩子心里对水的恐惧,对着孩子当面开始数落“你怎么这么胆小,你看人家都下去了,赶紧下去,别站这儿丢人”
——孩子大学毕业,在省会城市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做为家长,本来也觉得自己孩子还算优秀,可是面对别人家留在中央机关工作的孩子,瞬间觉得自己的面子又少了一分“如果你要再努力一些,也能进中央机关……”
因为家长的面子,孩子的自尊被一点一滴的侵蚀,他们变得敏感,不自信,消极,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受到一点挫折心里就备受打击,容易被外界的评论左右,缺乏自我的坚定信念。虽然有时候孩子们也能尽量表现的阳光积极,充满自信,让人觉得充满力量,但是这些心里曾经受过的创伤总会隐藏在心底的某个小小角落,可能一次不经意的事件就会被激发被放大,让他们再次体验到苦涩的记忆。
纳撒尼尔•布兰登曾经提出了“自尊的六大支柱”,大体如下:
1.有意识的生活:包括自我相关事物的明确意识,改正错误,不逃避现实,放宽眼界等
2.自我接受:包括接受自己和自己的思想,承认自己的问题但不受问题的束缚等
3.自我负责:包括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幸福,自己的选择和行动等负责,也为自己的自尊负责等
4.自我保护:包括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信念和情感;让别人认识并了解自己等
5.有目的的生活:包括选择、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且拥有自律等
6.个人诚实:包括信守承诺,注重道德以及言行一致等
自尊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也不是什么空洞的词语,它实实在影响着孩子成长以及人格的健康,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从现在开始,请您请放下自己的面子,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和健康的人格:
1.接纳孩子:既然自尊的六大支柱之一是自我接受,那家长就要从一开始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能够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2.允许孩子犯错:古话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犯错不再是恐怖的事情,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把每一次犯错都当成一次体验和成长的过程,从而更加坚定和自信。水撒了变成了如何使用杯子喝水以及如何清理的过程;考试成绩不理想变成如何总结学习经验,坚定下次进步的过程,这样看到错误的另一面,何乐而不为呢?
3.摒弃“自尊杀手 ”,“自尊杀手是指贬低他人自我价值感的言辞”。言语对自尊的摧毁力量绝对不容小觑,它对心理带来的伤害甚至比拳头更加严重。同时,家长也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对孩子进行厉声管教,呵斥或者批评,这些都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
4.发现优点: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被人接纳,孩子一样渴求来自家长或者别人的接纳和认可,多发现并赞赏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纠结和放大孩子的缺点,并且持之以恒,孩子一定会发生另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5.不贴负面标签: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自我概念意识的,直到6个月左右才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不同,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概念主要来自于他人的评价和社会的横向对比。“孩子会慢慢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以此行动。”因此家长要摒弃“负面标签”,发现积极的因素,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良好自尊和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