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它通过将抽象情绪,具象成一种场景或事物,并通过引导,来改变这种被具象化的情绪,进而影响真实的情绪,并影响行为。
听起来很玄妙吧,其实这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比如我们觉得一个女生长的很可爱,经常会说,“你乖巧的像只兔子”,兔子,就是这种“可爱”的隐喻。
还有一次,有位朋友在工作上不顺心,跟球妈倾诉。
球妈问,“你觉得这种情绪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它像什么?”
她说:“像一块大石头,堵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球妈试着寻找正向资源,来打破这种固着的状态,
“如果现在下场雨,会发生什么?”
她感觉了一下“嗯,感觉石头松动了”
我后面不断的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她松动“石头”。
最后,她觉得,“嗯,好多了”。
我们没有再讨论那件事情,但是后来她就自己想通了。
嗯,这就是隐喻,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变得可感知,并可以改变。
而隐喻最有效的应用场景,就是在和孩子的沟通上。
跟孩子的沟通,切忌成人式的沟通模式,摆事实,讲道理,他们只知道我现在不高兴,不想吃饭,不想起床,不想去幼儿园等等,你如果跟他们讲,你为什么要吃饭,起床,去幼儿园,基本是无效的,但通过隐喻故事的方法,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即使同样是隐喻,针对成人和儿童,也不一样的,我们也总会忍不住用隐喻的方式跟孩子讲道理,
比如,最近,有三位妈妈都跟我分享了她们对孩子失败的隐喻经历,我觉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1、强制引导
六六妈妈带六六去美国度假,顺便想让六六去体验美国的幼儿园,可六六并不想去。
妈妈就问六六,“不想去幼儿园的你,像什么?”
“像只小猫咪。”
“你才不是小猫咪,你是大老虎。”
“好,我是大老虎,啊呜啊呜~”
第二天一早,妈妈带着六六走到幼儿园门口,六六又退缩了,他哭着跟妈妈说,
“我是小猫咪。”
大老虎去哪里了,隐喻故事没有效。
六六妈妈,想让六六更独立,更坚强,但忽视了六六并不想成为“大老虎”的真真原因,而是强制将“小猫咪”变成“大老虎”,这种直接跳过引导的行为,即使面对成人,也很难奏效。
2、隐喻式的说教
冬天到了,小洁变成了起床困难户,妈妈怎么催,她磨磨叽叽的起不来。
妈妈问小洁,“现在的你像乌龟还是兔子?”
“乌龟”
“乌龟再不起来,兔子就要到终点了。”
“我会在终点出现的。”
“你还不起,怎么出现?”
小洁不开心,隐喻故事失败了。
洁洁妈妈看似隐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说教,即使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本质上还是一种说教。
3、重现事实
有位妈妈,有两个男孩,一个胖胖的上四年级,一个瘦瘦的上一年级。每天早晨要催两个孩子吃早饭、收拾到东西准时去上学,都煞费苦心。
她编故事,“有一只长颈鹿和一只小熊,他们每天上学都迟到,迟到了就被老师罚站。长颈鹿和小熊觉得很羞愧,从此开始准时上学。”
两个男孩说,“妈妈,你是不是说我们啊,我们不要听这种故事。”
这位妈妈,其实是将孩子的行为,在故事里重现了,孩子一眼就能识破,孩子都“跳戏”了,你还怎么隐喻呢。
孩子是很容易产生隐喻的,他们活在梦幻里,有时候分不清自己的想象和现实。我们编的故事也要梦幻,既然是小动物,就要让小动物做出符合自己特性的行为,而不是让小动物做小朋友做的事情。
妈妈很想用故事来跟孩子说理,小故事大警世。一旦到了说理的层面,妈妈就只用逻辑的大脑工作,却忽略了情感的表达。但孩子收不到逻辑传达的信息,只收到了妈妈的情绪,“妈妈只是想让我完成任务,妈妈真的接纳我、爱我吗?”
最后一个情景,我们试着用一个更好的方式来编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长颈鹿和一只小熊。
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找叶子吃,每天都有新鲜的叶子吃,他很开心。
别看小熊身体笨笨,他可是捕鱼高手,每天他去小河边溜一圈,就能捕到新鲜的鱼吃。
天黑了,长颈鹿和小熊就回到家。有时候长颈鹿会带着新鲜的叶子回家,有时候小熊会带着新鲜的小鱼回家。有时候他们会同时有收获,有时候他们也会同时没有收获。
天亮了,长颈鹿和小熊包裹在温暖地草堆里,伸了伸懒腰,滚来滚去,慢慢地起来。长颈鹿慢慢地梳理毛发,小熊慢慢地清洗爪子。慢慢地他们出门了。
长颈鹿发现远处还有其他的长颈鹿,他就去找他们玩,想要一起去吃新鲜的叶子。当他走到一群长颈鹿中间时,发现新鲜的叶子都被吃完了。
小熊走到小河边,河里也有其他的小熊,他们都在捕鱼。小熊也赶紧加入其中,河里的鱼怎么这么少,都被其他的小熊捕完了。
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不要跟孩子说什么道理,也不要告诉孩子你们下次要快一点,不然好事就轮不到你了。孩子的潜意识会学习,当潜意识得到滋养的时候,改变才会慢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