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第四章节,主要讲述了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包括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等,并与中国进行了对比。
如果说,埃及人创造了金字塔,毋宁说,埃及人选择了金字塔。当一个艺术上的造型不再只是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而具备了代表一个共同生活的民族更内在的精神时,这个造型,已经是一个文化上的符号,蕴涵了复杂的民族历史共同的记忆和情感。(P040)
金字塔之于埃及,就好比长城之于中国,都已经脱离了实际的实用意义而成为了一种代表民族内在人文气息和精神的符号、象征。金字塔本身是很有规律的建筑,代表了一种地利人和的状态。虽然金字塔是被用来储藏人的尸体的,但是这是几千年前古老文化的使然,并且对于现今社会而言,这些价值是无限的。
和埃及相反,印度似乎要追求片刻的感官享乐,酣醉倘样在欲乐中的人体,剩下的只是轻飘迷软的灵魂,游荡在不清楚的热带氣氣中。他们重复着一次又一次单调的旋律,重复着一层又一层繁复的起翅的曲线,仿佛催眠一样,使你进入感官模糊的世界。(P042)
从历史上看,印度似乎不是一个具有极大上进心的民族,传统意义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只是一个文化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出现一个统一的印度王朝,这片土地前后被入侵或者占领三十多次。也许是因为这种民族性格,也许是因为印度教和佛教的熏陶,古代生活在南大陆上的人们更加注重人世间的欢乐,这也使得印度的艺术无论是绘画还是舞蹈,都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地感官享受,使人沉迷其中。
扬弃了兽的图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部族共存的观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现实化了。落实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百态上,肯定了现世中的人。对自然没有畏惧,对神没有向往,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人。这种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在春秋萌芽,体现在最早的人像艺术上。经过战国前后各种地方色彩的激荡,在理性与感性、纪律与浪漫各个极端中摆荡,到了汉代,完成了一种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腊,不同于印度,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成为中国以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基础。(P049)
早期中国的人像并不成熟,雕塑方面无法与成熟的希腊相比,最早的中国人像是陶俑,比如秦始皇的兵马俑,它们通常是作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存在,而不具备古希腊等所有的“崇拜性”和“纪念性”,中国的人像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实用的目的,而后经过历史的发展才一步步走向艺术。中国古人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他们并不是把人造成神,而是把神造成人,因此从春秋时代的帛画到后世的雕塑及壁画,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敦煌壁画是这样,山西玉皇宫二十八星宿造像也是这样,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所谓的“接地气”吧,这种品性也贯穿了历史长河,从古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