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从别人嘴里听到过这句话:“你能不能成熟点?”,说这句话的人,或是父母,或是男/女朋友,总之一般都是关系亲近的人。而在听到这样的评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产生自我怀疑:我真的不够成熟吗?到底怎么做才是成熟呢?
成熟在词典中的含义是这样的:
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2.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我的意见还不成熟 | 条件成熟了。
散文化的解释是:成熟是一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成熟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成熟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成熟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成熟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成熟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成熟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
根据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大致总结一下成熟代表的含义:完善的程度、完备的阶段,就像让人感到舒适、恰到好处的光和声音,代表性的特征包括从容的气质、中正平和的神态。这些描述依然不够具体,除了“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这一含义或许还能找到明确的特征要求以外,根本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可以出示给我们——看,这就是成熟。换句话说,我们口中的成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他的具体含义会随着每个人的年龄、阅历、性格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成熟其实是一种感觉,是我们让别人感到舒适而得体的一种感觉。
如果一个5岁的小孩这样说,“我活了这么久发现,这世上没了钱什么事都办不成”,别人就会觉得这个小孩真是小大人,有点早熟呢;当我们还是小学生时,就一本正经地告诉别人“挣钱很不容易,要学会节约”的时候,别人也会觉得这个小孩好“懂事”(这也算是成熟的同义词);当我们还在上初中时,就计划大学期间实现财务自给,别人知道了也是赞叹一声,“好懂事”。可是,上面我举的例子里,并不是每个读者都认可那些例子代表了成熟,可能有的人觉得那个5岁的小孩更像是“小大人”,就像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一样,这个孩子偷拿的是大人的想法和语言。或者是上面的小学生、初中生,有人觉得是成熟,有人觉得是模仿大人或者杞人忧天,最多算是有趣,与成熟无关。
所以,你看,其实,我们对成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最多是有一个心理预期的上限和下限。依据当事人的年龄、阅历、性别等条件或者是自己的需求,对他/她产生一个心理预期,即旁观者或者对话者内心对当事人有一个预期的心理刻画,当当事人的回答或者反应没有达到旁观者、对话者的心理预期的时候,他们就会说——这个人不成熟;当当事人的回答或者反应基本符合那些旁观者、对话者的心理预期的时候,他们就会说——这个人还不错;当当事人的回答或者反应超出了那些旁观者、对话者的预期的时候,他们会说——这个人好成熟;但是,当当事人超出预期太多的时候,就会演变成滑稽好笑的小大人发言或者无话可接的尴尬场景。
由此可以发现,其实成熟的含义依赖于个人的心理预期,而这种心理预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层面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历史阶段、时代特征,中观层面包括代际差异、地域特征,微观层面包括个人成长经历、身边人和事的影响。而每个人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对成熟的定义是不同的。所以,下次,在听到这句话时,不要急着反驳或者证明自己,我们可以用反问的方式与对方探讨一下成熟的含义,从而可以获得进一步的交流,没准还可以加深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