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袁咏仪因为“经济独立”的话题上了热搜。
当主持人问她“财政方面她还是丈夫做主”时,她说自己和丈夫经济方面互相独立,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但我就是非常独立,独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钱。言下之意,就是经常花的是丈夫赚的钱。
在她看来,真正的独立,并不需要通过“不用老公的钱、不依赖老公”来证明。
这一席话语出惊人,却又坦荡得让人羡慕。尤其是在这个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独立是一个基本要求,而依赖则成了一种无赖和羞耻。
像袁咏仪一样,承认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大大方方依赖老公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要不工作,就不好意思向伴侣伸手。
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全社会对全职太太认可度低之外,还有就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独立意识:要当一个独立的人,必须反依赖。
这个意识帮我们变得强大,却也压抑了我们柔软和脆弱的天性,堵住我们一些必要的求助。硬扛、过度独立,变成了一种常态。
但我反而感受到的是,她的卑微和小心翼翼。那些作,其实是不敢索取、不敢依赖的表现。
辞职在家照顾宝宝,她毫无收入,却和丈夫分开使用各自的钱,有需要会向丈夫报销。她一边说:不想花他的钱。另一边因为没工作而有些担忧。
有一天学完古筝后发现下暴雨,她想让老公来接送。可当老公问了要不要接她的时候,她却说:看你自己(怎么想)。
睡了一半的老公听完,选择了不去接。她一个人只能蹲在门口一边打着车,一边抱怨着老公。
等到最后车来了,她站起来一个踉跄,原来腿都蹲麻了。
她从小便一个人被放到了学校里,无人可以依靠,没有感受到别人的照顾,于是习惯了靠自己,独立地活下去。
求助和依赖,是陌生的行为。独自扛下来、无人指望得上,才是生活的常态。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困境。
因为那个年代父母疲于生计,很少能顾及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于是我们常常处于“一个人成长”的简单粗暴的养育中。
并且在“凡事要靠自己”的传统观念下,我们更习惯自己处理问题,尽管有些问题超乎了我们的能力,例如校园暴力、被孤立等。
最后,只能陷入了一种僵硬而孤立的人际关系里,难以在需要爱的时候柔软下来。
即使是在低谷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时候,也是打开微信列表看了几秒,然后关掉它,选择一个人忍受这份无助和抑郁。
我们把这样的早年经历,叫被迫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