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此篇家喻户晓的《桃花源记》出自东晋陶渊明之手。陶渊明,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
《桃花源记》完美地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诗文中通过虚构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陶渊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古代归隐的诗人很多,但是真正从内心想要过平凡归隐生活的,首推陶渊明。陶渊明因为无法和东晋社会的贪腐黑暗官场为伍,退而隐居作诗自娱。其后文人纷纷效仿,无论官场士大夫还是落魄文人书生,皆以隐居为雅。其中王维、白居易、王安石、司马光等都有过归隐时期,但是归隐最彻底的非陶渊明莫属。
陶渊明的归隐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古人把人看作天地万物之一,与宇宙是一体的。不象今天人们把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异化于天地万物之外。在哲学上有主体和客体之分,有自我,社会,自然几个不同的概念。陶渊明在官场,在社会中,他感到与天地万物的疏离,于是他要回归故里,融于天地万物之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的悠然惬意跃然纸上。这不是做作,更不是有所期盼,而是从心而发,顺应自然万物的一种表现。陶渊明喜欢无拘无束的状态,热爱恬淡清新的生活,所以能写出这样的诗作。
陶渊明的归隐,是道家哲学对儒家哲学的反叛。那就是脱离社会人伦,放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回归自然。在自然之中,他找到了真,他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陶渊明而言,回到故乡务农,就是回归自然,务农就是直接和自然打交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不是为了种田才种田,而是种田能让他找到心中追求的道家理想。回归自然,脱离社会,找寻自然。
陶渊明的归隐,是个体对群体的逃离。 关于群体,存在主义大师萨特作过很好的分析:我这个主体的眼里,他人是客体;而再他人的眼里,我又成了客体。与他人相处,就必须把自己置于客体的地位,这就是矛盾与共在。他更说了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狱”。陶渊明无法忍受这种矛盾,他选择了逃离。农村居民散落为户,他的自我主体保持了独立,完整,自由。
说到陶渊明的归隐和田园情节,就不能不提他的田园诗情思内涵和艺术境界。
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最明显的就是一种冲淡之美和真情实感
冲淡之美: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平淡自然却韵味淳厚,最具代表的 是《饮酒》其五就创造出一个宁静平和的精神境界。
冲淡之美的原因: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
一是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
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真情实感:语言上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他的诗句魅力,在 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内在感情力量。
陶渊明的文学成就:
① 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田园诗
② 创造了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开千古平淡之宗”
2.作品:
① 诗: 平和冲淡 —《饮酒》《归园田居》
“金刚怒目”—《咏荆轲》《读山海经》
② 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③ 赋:《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
陶渊明的归隐是对“本我”、“真我”的追求,也是放纵心灵与山水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