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入世之才,即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及享受生活所必需的才华和能力。
既是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那必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即社会需要什么知识,我们学习什么知识,社会需要什么技能,我们掌握什么技能。
即,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教育是有明确指向性的,是要为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公共教育服务的目标不同,对学生的培训要求也不同。
社会是人才需求方,是甲方,它提需求,而公共教育机构(小学、中学、职业技校和大学)则根据甲方需求提供成品(或半成品,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加工)。
所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下的“入世之才”不一样,要与时俱进。
(一)从过去到现在
从工业革命开始。
工业革命开始了以机器代替人来工作的工业化时代,社会上需求量最大的是能够在机械化工厂里标准化、流水线化、高效工作的工人,为完成这样的工作,工人需要至少三个技能:能读,能写,能做算术:
能读是为了能够看懂操作机器的指令;
能写是为了能够处理需要处理的文件;
能做算术是为了能够应付各种计数、度量和财务会计问题;
于是,学校里就要教阅读和写作,这就成了学科“语文”;学校里也会教算术,这就成了学科“数学”;而在中国,因面对日益增加的对外贸易和沟通需求,所以增加了“英语”,而“语数外”这三科,就成了过去几十年来的“主科”。而其它如物理,化学,生化,地理,历史等知识,因为并不是当时工业化社会最需要的知识,所以在较长时间内只作为副科而存在。
所以,公立教育服务提供什么,不取决于作为一个人最需要什么,而是取决于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最需要什么。它是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导向,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
这是写在公立教育基因里的东西,它的第一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其它目标靠后;除非能够证明某一种新的“知识”、“技能”或“素养”能够直接或间接提升学习者实用价值,能直接或间接提高社会发展效益,否则就不会被添加到公立教育服务的篮子里。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对参与社会价值创造的个体能力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对能够融合多种能力(比如又懂艺术又懂技术,如乔帮主)的个体以及综合素养高的个体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
社会不仅需要各学科专业人士,更需要能够跨领域的创新者,企业家,以及文化娱乐内容创造者。于是我们多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生化,地理,历史等慢慢发展成为与“语数外”并列的主科,并且出现了综合性学科叫“科学”;而“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兴趣爱好”也成了近些年大家提得最多的关键词,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校外学科、艺术和综合素养类培训机构,直至今日。
所以,从过去到现在的“入世之才”是由社会发展需求决定,并由通过学科设置体现出来。
(二)个体潜能 VS 社会需求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个体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个体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就个体而言,本身具备的潜在能力没得到充分挖掘,个体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因为当前社会中没有对应的岗位和需求,也不会在公立教育中得到认可、培养和发展。
那种感觉就像,明明我是一把能切、割、磨、砍、钻,无所不能的瑞士军刀,却只能学习开啤酒瓶。明明我还有如此多的潜在的能力,但学校只教我怎么又快又好地开啤酒瓶。
于是,这就是一个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矛盾,即社会发展的有限需求,无法满足个体潜能多样性的矛盾。
当然,好消息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分工不断细化,产业和行业不断拓展,人性中的诸多潜在能力,也逐渐找到了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出口,即上述矛盾正在渐渐弱化。这从当前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就可见一瞥。几乎任何一种你想得到的技能和才艺,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并创造相应的娱乐或社会价值。
因此,未来入世之才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所有潜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这个发展方向,也离真正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近。
(三)教育 VS 公立教育
对于教育的定义。
《牛津英语辞典》中对教育的定义是:滋养或养育的过程。而教育的英文Education,其词源来自拉丁动词 educere,其意思是:领出来,带出来,诱出来,唤起。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真正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唤起每个人内在潜能的终身过程。并且更多的是“引出”,而不是我们过去这么多年一直在做的“往里塞”。
让豆芽长成一颗豆芽,让土豆长成一颗土豆,让瑞士军刀去尽情切、割、磨、砍、钻;
同时,教育不仅是指小学到大学阶段,更包括了幼年时期,以及进入社会后的终身学习过程;
它也不仅只是指特定学科的学习,更包括了各种潜能、才艺、素养的发展;
它也不仅仅指在学校接受来自老师的培育,更包括在家庭中接受来自父母,以及进入社会后所接受来自他人的学习和成长;
当前的公立教育,与教育本身,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个人的潜在能力在当前的公立教育体系中未得到充分发展;
2,知识和信息过度传递,思维方式训练不足,智慧的启发完全缺乏;
3,心灵教育、爱的教育和幸福教育的完全缺乏;
虽然社会在飞速发展,公立教育所提供的服务也在迭代,但与真正的教育本身,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这个情况将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
在那之前,我们每个家长和个体,需要清楚地意识到:
(1)公立教育只是真正教育的很小一部分,是隶属于教育的,是应该服务于教育本身的。
(2)公立教育不应该来引导教育,即公立学校和老师,不应该成为家长和学生的总指挥;而应该反过来,应该由教育来引导公立教育,为教育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
清楚地意识到公立教育与教育的差异,才不会把公立教育等同于教育本身,才不会被它牵制,才能有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定力成为孩子教育的总指挥,去协调学校,协调培训机构,协调各种学习渠道和资源,成为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总设计师,从而促进孩子真正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的目的。
(4)未来的入世之才
未来的入世之才,将具有如下3个趋势:
趋势1: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趋势2:将弱化知识和信息传递,着重培养自由创新精神,领导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趋势3:将强化艺术与美的教育,而一直缺位的生命教育、心灵教育和幸福教育将越来越被重视;
接下来详细解释一下:
(一)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与工业化时代标准化、单一化的能力素养相比,未来的人才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即着重于人的智能和素养的全面发展;关于人都具备哪些可供发展的智能和素养,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模型叫“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指出,人的智能,不应被简单的用传统的“智商”来测定,传统的智商只是人的多种智能中的一种而已。目前该理论列出了人拥有的8个智能(最近又增添了一种至9种),它们分别是:
数学逻辑智能(这传统理解的智商),音乐律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我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语言表达智能,和灵性成长智能(最新加入)。
每种智能由大脑不同区域负责,并且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这种优劣势是先天的,与父母遗传的基因有关。
每一种智能优势的发展方向,则是成为相应的职业和专业人士,参考如下:
数学逻辑智能:数学家,理科科学家,IT人员,工程师,会计,精算师等;
音乐律动智能:舞者,歌手,作曲家,乐器演奏者等;
空间想象智能:飞行员、摄影工作者、室内设计师、建筑师、书法家、画家等;
身体动觉智能:运动员,舞者,杂耍者等;
自我内省智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
人际交往智能:销售员,公关人员,活动组织策划者等;
自然观察智能:生物学家,地理学家,探险家等;
语言表达智能:老师,播音主持,演讲者等;
灵性成长智能(最新加入):冥想教练,灵修者,心灵成长导师,神学研究员等;
相信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将会有更多智能被挖掘出来。
未来的教育,务必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对上述多元智能的培养和发展。这样一来是避免了以往用单一标准来评判学习者,而是以更多元的、更积极的标准来评价学习者,也倡导了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
(1)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组合方式和发挥程度不同。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人人拥有一片希望蓝天。
(3)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
(4)没有聪明和不聪明的学生之分,只有在哪些方面聪明和如何聪明之分。
(二)弱化信息和知识传递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工作,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由AI替代。
任何领域的任何知识,你都可以通过AI或者计算机即时获得,摆在你面前的将是海量的信息和知识,你需要做的,是根据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和利用。
未来老师的角色将不再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因为AI借助其强大的逻辑和多媒体整合功能,将会以比任何名师更清晰的逻辑、用更容易懂的方式来传授任意学科的知识。
而未来的老师,将更多作为学生数据分析师,成长路线规划师,项目设计师,情感心理导师等身份出现,这个以后单独列一章,描述一下未来的学校和老师分别是什么样。
总知,当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不再需要老师来传递,而海量信息和数据对学生也触手可及时,课堂形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可表现为:
1,AI线上教学将成为常态。
或者“线上”这个词都不准确,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AI随时随地教学将成为常态;当AI与生活场景完全打通,显示设备脱离显示屏,发展为全息投影,或任意平面显示之后,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方便高效地调取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而不再只局限于教室和书房,不再只局限于电脑和手机设备。
2,翻转课堂将是主流。
因为所有知识的传递将不再需要在“教室”进行,也不再需要与老师真人面对面,而可以由AI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完成,那当老师和学生面对面时,便不再进行“教学”活动,而将会以项目式或游戏式的方式尝试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老师将会设计出关于环境、自然、科技或世界局势等主题的团队项目或游戏,并提供给学生所有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学生则组建团队,分析问题,分解建模,分工合作最终完成项目。
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深度思考能力,自由创新精神和领导力等。
3,学科融合,混龄学习,以“玩”为主
因为学科知识已完全数字化,并且可通过AI即时获取,课堂便不再需要严格区分学科。不会再有数学课,物理课,地理课等区别,而只有一个融合了多个学科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项目课”;多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更符合现实的迷你社会环境,而老师的工作,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搭建设计项目环境;或者设计一个大型的项目式游戏,鼓励学习者在一定的规则内不停探索,试错,获得反馈,竞争,获胜等。具体内容单独开篇讲。
(三)艺术、美和心灵教育;
当整个世界的科技和物质文明飞速发展时,一个再也无法逃避的事实浮出了水面,那就是物质的丰富,永远无法安抚日益焦躁、空虚、痛苦甚至绝望的心灵。
物质发展得太快,灵魂已经跟不上了。
人们对艺术和美所能带来的心灵的慰籍的需求愈加强烈;
对拥有一颗宁静,喜悦,能从平淡中感受幸福的心灵愈加渴望;
对心灵彼岸那个精神家园愈加向往;
精神是肉体的源动力,当精神衰落时,肉体必定是虚弱和无力的。
而因对精神世界缺乏滋养,现代人在前进的路上已疲态尽显,略有强弩之末的意味。全民迷茫、各种心理疾病,由心理引发的身体健康以及自杀等问题层出不穷,已开始直接或间接引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对艺术、美和心灵的教育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将逐渐被公立教育所吸纳,并逐渐占据更大的教育比重。
以上,就是我对未来的“入世之才”的一个简单评述。
本只想简单梳理一下思路,不想易放难收,东拉西扯写了这么多,很多内容蜻蜓点水、草草收场,日后有机会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