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尔法酱,转载需授权)
要说有什么东西从小吃到大,现在还能在商店里见到,那麦丽素绝对是其中的候选。工作到下午下楼买点吃的,在小商店里一堆东西里犹豫,被那红色的袋子一下子吸引过去目光,“麦丽素!”就是它了。
拆开袋子取出一颗放在嘴里,直接咬下去,外面是巧克力甜腻,里面是酥酥的奶心,口感像“奶宝”(那又是另一种零食了)。也可以放在嘴里让巧克力慢慢融化、变软,最后化成一滩甜蜜的巧克力酱,酥酥的感觉没有了,但同样很好吃。这个小丸子为什么能这么久稳占小零食排行榜呢?
“麦丽素的全称是‘麦丽素牛奶朱古力’,是经过发酵制作的圆形乳制品,再经涂裹一层均匀的巧克力经上光精制而成。”找到了这些解释,突然有很多疑问产生,“发酵”?印象里发酵的东西都酸酸的、或者有奇异的味道(如天水的《浆水面》),“上光”?这个词好像经常在工艺品制作或者皮鞋护理里见过。这两种工艺是怎么在一颗小球里产生的呢?
“芯子的制作过程是奶粉、 糖粉、 淀粉等成分经化学发酵成型的过程,”上光是“借助抛光锅的旋转作用, 使得已上完浆料的麦丽素在锅壁的摩擦力作用下, 对麦丽素表面的凹凸不平之处进行修正, 直至圆整为止”。看完解释就明白了,其实原理挺简单,好像挺好做的样子。可是在一份”梁丰牌麦丽素“1991年的新闻报道里写着:
梁丰牌麦丽素牛奶朱古力于1984年初根据国外提供的样品,在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于1985年开始小样试产,前后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于1986年通过了江苏省新产品鉴定,并投入的批量生产......
好家伙,一颗麦丽素在中国的诞生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纳尼,国外?这是怎么回事?在另一份1991年的文件中,西安市红星乳品总厂的技术人员称:“我们承担了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麦丽素牛奶朱古力的开发项目。”等等,科学技术?开发?项目?不管怎么想,这个小东西都没办法和这些高端的词汇连在一起。文件中说“麦丽素牛奶朱古力是由英文Mylikes Milk CHOCOLATES翻译而来,意即我喜欢的牛奶巧克力。”咦,我现在手上拿着的麦丽素上就写着“My likes”,那就去查查吧。
在谷歌搜索词条,排行前面的都是Alibaba的购买链接,直到在最下面看到了这个
从描述看应该就是它了,可是为啥叫Maltesers,毛特色?翻译过来也不是麦丽素啊。
一打开网页,我一拍大腿,就是它了。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毛特色是由火星森林在1936年生产的,首发于1937年,最初它们被描述为”能量球“(好中二的名字),是为了让”女性减肥“。女性减肥!
我又手抖着查了下热量
继续往下看,“现在毛特色的宣传语是‘更轻松地享受巧克力’,而最早的标语包括‘脂肪更少的巧克力’,到了1930年,广告宣传语更是声称它们的产品里脂肪含量只是普通的七分之一,这使得它被塑造成有助于减肥的产品。而直到2011年,它的所有可可和糖才获得英国和爱尔兰的有关认证。”
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个产品就是个坑啊!从开始的就是虚假宣传!减肥的妹子要慎重啊!虚假广告害人啊!不知道那个时代多少妹子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麦丽素还觉得自己在吃减肥食品!
还没说麦丽素和毛特色的关系呢。这就涉及毛特色的类似产品了,网站上一大把。
大家的创意呢?还是这个小东西真的魅力很大?是的,有这么多类似产品就可以知道人类对这个小东西的痴迷,连嬛嬛毒死四爷也要用它(误入)。
和毛特色类似的产品有:
1、美国生产的麦乳精球
2、Necco生产的麦乳精球
3、白色“毛特色”(就是白巧克力做的毛特色,然而果壳问答前几日发的微博说“白巧克力不是巧克力”,心碎的声音。)
4、中国的“Mylikes”,1982年由梁丰食品公司生产。
麦丽素的由来到这里清楚了,这里也可以纠正一下上文那个技术人员的话。至于我们是直接引进的毛特色,还是毛特色的上述模仿者就不清楚了。不过对于八几年的中国,百废待兴,就算是一颗小小的麦丽素也需要大阵仗的研究,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舌尖上的中国口吻:小小的麦丽素饱含了最初制作者的创意和对巧克力的深情厚谊。
今日说法口吻:虽然涉及虚假宣传,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吃货阿酱:虽然不能减肥,但是能满足口舌之欲和童年的回忆啊。
后记
我不是知识的生产者,只是乐趣的搬运工,把CNKI、Wikipedia等各处的零散信息收集起来探索答案的过程很棒。我的童年才不是只有喜羊羊和爽歪歪!
参考资料:
1、《麦丽素牛奶朱古力的制作工艺》西安市红星乳品总厂 王秦 1991年
2、《麦丽素牛奶朱古力的制作工艺》苏州市牛奶公司 诸宁 1991年
3、《名优新产品篇——梁丰牌麦丽素牛奶朱古力》 1991年
(1991年作者破壳,真童年零食)
4、Wikipedia词条“Malte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