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感觉很有道理,中间看到一些章节,联系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会难过得想哭,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伤害,而这些伤害伴随着我们一点点长大,成为现在的大人,大人又把这些投射到新的亲密关系,想想真是可怕,有时候我们没有把爱传承下去,而是把伤害传承下去了。。。
我把《陪孩子终身成长》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目的是教会父母成为好的父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是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为了父母,但是如何做好父母很多人是没有认知的,第二部分是如果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要怎样和解,第三部分是大家生活中关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想要和孩子相处融洽有些问题是要绝对避免的,比如家庭暴力,冷暴力,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而要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和孩子形成良好互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培养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不是简单机械体系,在这个复杂体系里要给孩子注入生命原始动力,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支柱是: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这三者中做到任何一点都是很不容易的。
无条件的爱,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生活中很容易听到一些人说无条件爱孩子,愿意为了孩子付出所有甚至是生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随处可见有些家长随意呵斥,骂孩子,甚至是辱骂孩子,不为孩子做良好的榜样,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是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而很多家长却在这时候批评数落孩子,让他们自尊水平降低。多少次父母批评甚至打过孩子之后在一旁生气,孩子自己哭过之后还会反过来求得父母的原谅,孩子爱父母远胜于家长爱孩子。而我们这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已经三十岁,因为感情的事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妈妈会说如果你怎样怎样我就不要你了,这些话想想其实挺伤人心的,本质上其实就是说,你做的不对我就不要你不爱你了,就当没有你这个孩子。做好父母是一辈子的事, 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了,甚至结婚生子了,年纪大了,父母依然是父母,是他们一直走在前面告诉我们人要如何度过40岁50岁,如何慢慢老去,如何面对衰老面对孤独甚至最后如何告别如何离开,这些都需要他们教给我们影响我们,而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爱。承认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还依然爱孩子,会给孩子很大的精神力量,会让孩子很安心的去面对生活。
有了无条件的爱,要继续培养孩子自己的价值感,因为价值感不会自己获得,需要父母的引导,而生活中大量的事实是父母在不停地打压孩子,讽刺挖苦,有了进步之后也很少表扬,在有的家长看来孩子就是不能夸,一夸就开始翘尾巴。 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扬,需要家长来告诉自己做的很棒,需要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能让重要的人感觉到开心快乐。
最后是培养孩子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人的生活就像是旅程,也像是一场游戏,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洗牌重新开始,遇到困难的时候把它当作一堂人生课,经历之后就会更加坦然,以后遇到就知道怎样选择了,吃一堑长一智很重要,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怎么自己这么倒霉,怨天尤人。 而生活中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完全看自己的心态,怎样对待就会有怎样的收获。
以上是我我对第一部分的感想,第二部分是修复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的,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要感谢父母而不是原谅父母。感谢父母给我们的所有,即使他们没有做到很好也要相信在当时的情况下父母已经把他们能做到的最好的给予了我我们。
最后一部分是一些读者的生活问题和烦恼,其中有一个问题和自己想在的情况很相似,意思是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女儿远嫁照顾不到父母感觉很内疚,老师是这样解答的,对于父母给予的爱不要求对等的给予,因为是对等不了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不能把生命还给父母,父母关系爱护我们,我们在爱他们的同时要把爱传承下去,传给下一代就好了,对待父母虽然你不能长时间陪在身边,但是爱还在,关心还在,而生活中虽然有些孩子守在父母身边,但是却是在互相折磨,这又是何必呢?可能会想到父母会难过会孤独,这取决于自己的看法,如果自己很快乐,父母可能就淡然了,而父母难过的时候他们有他们的父母,我们不需要扮演父母的父母的角色,即使父母的父母不在了,他们的位置还在,爱还在。
面对生活和未来,关于爱的主题尤其是家庭中爱的主题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如果真的想改变生活,有时间读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