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抱一(1893~1945),原名鸿钧,祖籍广东新会,生于上海,现代油画家。1911年入周湘开办的布景画传习所习画。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自创“抱一绘画研究所”,指导人体写生。1922年起,先后担任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神州女学美术科、上海大学美术科等校的西画教学,采用人体写生。1925年于上海创办中华艺术大学,与丁衍庸负责西画科。1930年秋,任上海艺专西昼科主任。1942年发表《洋画运动过程略记》,记录民初上海的现代美术运动发展。曾与乌始光、汪亚尘等组织了“东方画会”、“晨光美术会”,与徐悲鸿、潘玉良等组织 “默社”。著有《油画法之研究》、《静物画研究》、《人物画研究》等。1964年其女陈绿妮将其遗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此张照片是陈抱一和当时已留日归来的关紫兰于画室中合影。照片所摄虽只是普通场景,非画展开幕等有意为之的摄影,却正体现了当时那种轻松活泼的艺术环境。此照与另一张曾多次登载的相似场景照片拍摄于同时,而此张为近年披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925年冬,陈抱一、丁衍庸在上海创办中华艺术大学,这所私立艺术大学,与林风眠主持的国立杭州艺专,颜文梁创建的苏州美专,徐悲鸿主持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等,齐头并进,以向西方学习艺术为基础,为国内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发展具民族节气的中国油画培育了土壤,而陈抱一在江湾的画室也成为上海西画界的乐土,许多当时已成名的画家都聚集于此,畅谈艺术互相交流,留下不少合影。
在这张照片上合影的人有陈抱一和丁衍庸,以及陈抱一的女弟子,当时已留日归来的关紫兰,照片所摄虽只是普通场景,非画展开幕等有意为之的摄影,却正体现了当时那种轻松活泼的艺术环境。此照登载于多部解放前西画史相关书藉作品中,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陈抱一20岁时正式留学日本,先在日本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Fujishima Takeji)的直接指导下潜心学习西洋油画,后入读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共在日本留学五年,实验性的绘画技艺大长。《穿和服的女人》采用了平面装饰性的画法,用色明朗生动。值得一提的是,此画来源于陈抱一的学生——著名画家关紫兰的家属。陈抱一比关紫兰大十岁,既是关紫兰的广东同乡,又是关紫兰的恩师,陈关师生一生都保持着纯良的深厚情谊与往来,成为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此画创作于1930年代,被关紫兰悉心珍藏多年,尤其是躲过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看惯繁华、过惯尊贵生活的关紫兰,不容如此的野蛮与疯狂,关起门来过自己平淡至极的隐匿生活。她藏自己的人,也藏自己的作品,以及恩师陈抱一的作品。许多的画,她将它们仔细包起来,砌死在墙壁里,得以珍藏至今。尤其在陈抱一中年随上海沦陷于日寇铁蹄下、举家陷入生活困境之后,是关紫兰这位女学生,一直在尽其所能给他们一家提供照顾与资助。画中女子温婉静雅,鹅蛋脸、半长黑发髻,让人不禁想象画中女子正是同样美丽、曾同样留学过日本的关紫兰本人。
《月夜》描绘了夜晚的海洋,天上的星月与水中的倒影辉映,浅色柔和的光辉泼洒在水面的浮舟之上。它的题材与技法让人联想到凡·高的名作《星·月·夜》,然而相比于后者近乎癫狂的肆意泼洒激情和生命力,陈抱一的这张《月夜》显得更为柔和静谧,它是恬静的,充满了东方式的内敛、儒雅,情感则深蕴其下。画如其人,观画则有陈先生宽厚长者的形象跃然画中,令人神往。
近年来,海上旧梦不时吸引着人们去回寻那一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和作品,陈抱一乃当时海上西画界之翘楚,其作品备受藏家关注。此幅水彩画《花中少女》技巧精湛、韵味十足,水的自然流淌、晕化、渗透及水渍的巧妙沉淀、凝固,加之水与色的完美融合、色彩与笔触的相辅相成,铺就了明快、优雅的基调。丰硕而充满生机的鲜花映衬着少女俏丽的胴体,健康的肌肤折射出明媚的阳光,光点随着少女背影的标致曲线起伏跳跃,微侧略倾的脸庞掩映在盘卷的秀緑中,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意蕴;纤指轻提欲滑落的猩红色披风,仪态万方,风姿卓越。遥想当年抱一先生作此画时踌躇满志、神怡气舒,运笔敷彩收放自如,方成此形神兼备之佳作,即使相隔半个多世纪,却依然令观者为之怦然心动。此画最精妙处莫过于藏实于虚,给人以美好遐想的充裕空间。
作为中国早期油画画坛的画家,陈抱一享有很高的声誉。丰子恺先生曾经高度评价陈抱一的作品,特别对於他的小幅画作更是倍加赞赏,认为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精品。《良友》画报1934年第85期刊登彩色图版介绍陈抱一的作品:“野兽派的作风,运笔流畅而极有把握,用色简洁,却充满着富丽的色彩,技巧的纯熟是永远使人折服和满意的。”陈抱一是具有现代艺术倾向的画家,他主张从纯熟的写实技巧入手,从而开拓新的艺术意念,而不只是对於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机械地作形式外表的模仿。陈抱一看到明清以来封建文人画色彩薄弱的缺陷,强调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陈抱一的画,充满了强健兴奋的精神,而不去追求瘦弱颓败的情调,即使在晚年艰困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作品,在沉静的深处,仍然可以感觉到艺术家拳拳之心强烈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