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重度污染 连打了几个哆嗦
By没有故事的安东尼
大家好,我是没有故事的安东尼,一个不肯与时间妥协、梦想成为职业写字人的法科在读生。想在大时代过着放逐灵魂的小日子,最喜欢的是坐在双层巴士顶层头排,听着歌穿过整座城市。
①
读过咪蒙的人大概会知道这么一段话:
“不管多少岁,不管在什么年纪,我都会努力,因为我只不过是想成为那个自己喜欢的人。
40岁的时候,我会感谢那个20岁的努力的自己。
60岁的时候,我会感激那个40岁的努力的自己。
80岁的时候,我会感激那个60岁的努力的自己。”
这段话出自《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再次阅读到它是今天,距离我的2016年结束还有23个日夜,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
可能我并没有咪蒙如此饱满丰沛的青春感受,并不觉得自己无比努力,也没有觉得自己浑身能够有使不完的劲儿。就好像人人都把大学称作是象牙塔,把二十出头讲得那般美好,而我满怀热情赶路而来,只为看一眼鲜花满地,朝霞遍野。最后却有些失望,现在的学习与生活,和我之前想得不太一样。
②
在前几天,“空心病”这三个字,一夜之间被顶上热搜,虽然我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严重的迷茫情绪,但却大致概括了对当下很多与我同龄的年轻人的比较贴切的生活状态: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看各种各样的书,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忙着交朋友,忙着处关系,忙着去努力和别人聊得来和自来熟;又忙着要独处做自己的事情,报名了什么课程,考什么证,又要赶着一科又一科的复习。
很忙,也很茫。
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忙,大概是想和其他人一样吧,学着会说话一些,学着会做事儿一点,学着能够水群从热聊中集结一大帮将来或多或少能够帮到自己的朋友;大概又是想和其他人不一样吧,去自习,去考证,去看书,去把自己增值。
其实我自己喜欢什么,我自己想要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可能,就是单纯的不想和别人落下吧。所以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大部分时间很迷茫,明明已经有一大堆又一大推的事情要做了,却还是在心里念叨着我对于未来很迷茫啊,我不知道要怎么做。
大二的这个学期,我常常很迷茫,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就也跟着去了,没有考虑好这件事情是否对自己真的那么有意义,迷茫的决定,迷茫的下判断,然后陷入另一个更大的迷茫局面。
不知道该从哪里去苛责自己,我把自己所谓的这些不幸福归结于自己想要的和外界所给的不匹配:比如机械的重复着做不喜欢的事儿,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一直做。明明不喜欢,又缺乏一丝放荡不羁的反抗思想。想要的很多,能做成的很少。
突然我才发现,我们这些二十岁的人初次直面现实,变得有些小气起来,对于勇气也斤斤计较了,怕挥霍多了收不回来了。不敢再那么天马行空,至少要伸一只脚下来探探路了。不敢把未来想得太小,心有不甘。不敢把未来想得太大,怕有失望。
③
今天中午,我的高中同桌发了一条说说:
상상도못했어요(无法想象),20岁以后的人生竟然会是这样子的。附带着一封韩国大学交换生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两个可爱的表情。突然间,我才发现,电视剧里那种出国交换学习的人儿竟然离得自己这么近。一时间语塞,想说很多,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默默点了个赞,原来自己和考到外面的同学差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一年半前,我们都挤在一个不大的教室里,76个人,为了一个大学梦各自努力着。那年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法律,关于金融,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去了大城市生活的越来越好,而有的听见的却是梦想破碎的声音,我们的差距就慢慢的越拉越大。除了羡慕,更多的是比较以后深深地无力感。
我在小伙伴的群里面,有些难过的说着,我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看来那么努力那么有目标的活着,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差。
肖爷安慰着我:“我也想去大城市,我也想读好的大学,可是我们都不能选择了,现在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小马哥念叨着:“大二留了两个部门,每天特别忙,但不知道自己忙什么,上学期还挂过科,忙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连认真看会儿书的耐心都没了。”
老大说着:“不要给自己那么多的压力和负担,其实他们都羡慕我,拿着奖学金,领着一大沓征书。”讲着我一直一直在努力。
我说着:“我想你们,我也想去大城市,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滔滔不绝了半天,忽然意识到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都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应该是怎样的。不想变差,可差距就在那里,没有一丝一毫缩短的趋势。“就像靶子是有了,红心没有,怎么扎都得不到十分。表盘有了,没有刻度,无论怎么转,都对准不了时间。”
这才发现,我们都喊了很多年的空口号,沉浸在那种自以为是的酣畅淋漓中,高举旗帜“不愿向任何人妥协”,却发现,是没妥协于谁,却归根结底也没做回自己。
④
二十岁的年纪,我们明明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爸爸妈妈会给你生活费,自己还可以出去兼职,满脸的胶原蛋白,我们都是90后的小鲜肉。没有那些所谓房贷,不用想着如何去供车,用不着考虑养老和孩子,不用忙着去做一个社会人,单单做一个去学习的孩子就可以。我们的实际负担很轻,心理负担却很重。
我亲身经历过一种很难受的恶性循环:
因为看到别人很优秀,所以自己也想要优秀,于是让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并且想每一件都做好,可总有几件不会如愿,于是就往自己身上累了更多的包袱用来弥补没做好的那几件,这样下去,身体越来越累,心却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累在身上的任务越来越多,能完成得好的却越来越少。
当年,我的同学去了浙大,去了贸大,去了央财,去了南开,去了西财,去了华政,去了山大。而我好像成了那个实验班里处境最差的一个,相较而言,我的出身成了二流学校。上大学以来,这几个字就像是一个枷锁,把人锁在二流社会和二流人生这么一个怪圈里。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个圈真的不能解吗?
半个月前,我从微博上认识到一位学院里今年刚刚毕业的学长。本科和我一个专业,现在考研到西政继续深造,司考成绩430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法律人。在我们财经类院校的法学专业,360分的及格线都没有太多的人过,他的优秀程度显而易见。这次我不知道该怎么讲,看到这么优秀的学长,我突然不觉得来自一个二流学校的人就应该过着二流的生活只要你向上,你开心的面对着所遇到的一切,你想要的都会有。
⑤
其实那些所谓的迷茫和不安,有时候只是拿来感动自己的,为了日后回想起这青春的尾巴,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什么组织竞选失败了,奖学金没评上,喜欢的人不喜欢你,都不是什么大事情。你之所以很难过,是因为,目前的你只看到这么多东西而已。
然而生活的进度条是没有暂停键的。更没有所谓的快进和后退,你除了踩着这个节点向前,还能怎么样呢?这些当下看起来天大的事情在一年之后,五年之后,十年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比例尺渐渐缩小为一个点,小到你都不再想的起来。
⑥
上个周末,我第一次坐动车,第一次背起书包说走就走去。我想我们都一样,活的太累了,南开的讲着自己专业不好,央财的羡慕着清北人复。
这场一个人背起书包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路上充满了许多未知与惊喜。给自己放一天假,踏着承载了岁月的石板路,逛着呢喃着文艺气息的小店,把脑袋和身体全都放空,没有目的的闲转就是最好的游玩,回头想想,我并没有什么好难过的,我在小城市也过的风生水起。
一路上想了很多,将来的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就像咪蒙说的:“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因为它承认每个人的努力。”
别羡慕别人了,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要走好现在的每一步,去成为别人羡慕的人。
很喜欢一句英文谚语:种树的最佳时间是25年前。仅次于它的最佳时间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