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读过心理学了,也许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总习惯对号入座,特别是他关于出生秩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读完没有治愈的作用,反而焦虑了。
偶然一个机会,读群山回响的小说,看到一个书友在评论区提到这套书,评价之高,说是上帝之作。我好奇搜索,看了就不能自拔,一口气看了三本,觉得不过瘾,又买回纸质书。
最经典的是第一部《心智成熟的旅程》,最新颖的是第七部《靠窗的床》,最真诚的最后一部《寻找石头》。作者斯科特·派克是在用心灵写作,但是百度作者的资料,有一些经历却出乎意料,作者与子女关系差,死前与相伴45年的妻子离婚,还酗酒。有很多网友就开始抨击了,连自己的人生都过不好,还被视为心灵导师,都是一些没有操作性的心灵鸡汤,从而否定这套书。我们看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虽然派克博士的出完第8部后来的人生已无法考证,但是我从第8部关于为人父母那部分看到了派克博士的真诚,也从中看到了一些与子女关系疏远的一些无奈,更看出了可怜父母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个世界并不是非白即黑,有些东西是说不清的。其乐融融亲子关系谁都想追求,但是可遇不可求。有的孩子就是来报恩的,有的孩子就是来讨债的。你碰到什么样的孩子,有点天命的感觉。我并不是崇尚宿命论,只是觉得有些关系不用强求。生命就是一场真实的相遇。
派克博士写道:为人父母是我和莉莉生命中比较痛苦的时光。我们和三个孩子的关系,目前也不是很好,尤其是我,和他们的关系更为糟糕。我们也不清楚,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有多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不称职,也可能情况正相反,我们是在某些方面做得太好了,所以孩子们才会抗拒,有时我甚至怀疑,是因为我和孩子们靠得太近了,他们才想要和我保持距离。虽然我们在努力修复与孩子的关系,但谁也估量不准修复的可能性。现在他们不想要我们的关心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他们想要我们的赞赏、礼物和金钱,但他们不想要我们。他们不想要我们的智慧,当然也不想听我们的建议,更不想听我们经历的故事。或许,他们是在怀疑我和莉莉会用故事暗示他们,变相给他们上课或提建议,即使我和莉莉根本没有这个念头。还或许,他们对我们的经历压根不感兴趣,他们要过自己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孩子们也会希望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感兴趣,但前提条件是,我们的兴趣里必须不带有任何控制他们的迹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希望我们喜欢他们,但不要我们再爱他们了。但对于我和莉莉而言,当孩子们只想要我们的喜欢、却又同时不喜欢我们时,我们也很难做到喜欢他们。我是在替自己难过吗?是,也不是。我的不难过在于,我意识到在某些方面,我的确做不到既爱着他们又不去照顾他们。我没学会用中立客观的态度去爱他们,没办法不想给他们我认为是最好的东西,以至于我经常忍不住给他们提建议。而且,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能不能学会这些。但我又确实也为自己和莉莉感到难过,因为我觉得很不公平。注意,我并不是说这是真的不公平,恰恰相反,我认为,这就是事情发展的必要趋势,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以分离为目的。然而我的理智上虽然这么说,但在情感层面上,依然觉得心碎。我激情洋溢地爱了我的孩子30年,现在突然被要求以中立的态度去爱他们,这和让我不爱他们有什么两样?虽生已离,未死先别,父母心,断肠人。
看到这里,我泪水忍不住流出。自己现在也是为人子女,同时也为人父母,感触很多。现在我也抗拒父母对我的说教,觉得他们思想落伍,不懂得我们的生活。父母对我总是不放心,觉得我过的辛苦,要工作,要照顾两个孩子。我说我自己承担我自己的责任,我独立,他们不愿意相信。他们觉得孩子对他们依赖,他们还有价值。不知道我到我父母这个年龄,是不是也离不开他们。我能不能完成和孩子精神的分离?
关于派克博士的人生,我不做过多评论。我也不受网友的影响,我还是认为他的书值得我看。任何人的人生别人都评价不了,因为你不可能真正懂得。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汲取了很多了智慧。
第一部:心智成熟的旅程。 分为四个部分。
1、自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一个人能自律背后最大的原动力是爱。这个观点很新颖。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要培养自律的孩子,就要给他足够的爱,那我们会爱自己的孩子吗,什么是爱?
2、爱。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父母缺少自律,心灵不能成长,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自律,获得心灵成长。我们在推动他人心智成熟之时,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我们爱自己或爱某人,就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获得成长。爱不是控制,爱不是依赖。
爱是一种能力?你会爱吗?对于你能做到无条件的爱吗?有的人在童年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终日与孤独和空虚为伴,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别人的爱。童年时得到父母持续关爱的孩子,成年后就懂得珍惜自己,并坚信自己是值得爱的,是有价值的。他们相信只要坚持真实的自己,就能够得到别人的爱。而在缺少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在他们心中,世界无情而混乱,别人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深深的怀疑,因此,一旦抓住一个人,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寻求他人的爱和关注,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他们尽可能维系同别人的情感关系,宁愿牺牲对方的独立和自由,这样一来,更容易使彼此的关系出现障碍。因此,父母的生活缺乏自律,就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爱;子女没有获得爱,就不会自尊自爱,更不会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3、成长与信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孩子对所谓神性的了解,往往来自父母的人性——父母充满爱心,悲天悯人,孩子们就会相信世界充满爱心。这样,即便到了成年,在他们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时一样,充满爱和温暖。假如父母言而无信,睚眦必报,孩子成年后就会感觉世界充满邪恶。从小得不到关心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对世界充满戒心和敌意。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从本质上说,这一阶段就是不断前进的求知之路。只有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我们必须消化和吸收新的信息,扩充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领域。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似乎不做任何改变更符合我们的惰性。我们更容易保持现状,更愿意使用以“小宇宙”为基础的旧地图,不想让旧有观念遭受丝毫损伤。但是,这样就会与心智的成熟之路背道而驰。我们应该对过去的信仰提出疑问,主动探索陌生领域,挑战某些久被视为真理的结论。只有怀疑和挑战,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从科学起步,别无他途。我们应该逐步以科学的信仰来代替父母的信仰,向小宇宙法则提出挑战。科学的信仰,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与世界观。如果盲目沿袭父母的信仰,我们可能不会有任何改观。最有活力、最适合我们的信仰,理应从我们对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中产生。经由质疑、挑战、检验的信仰,才是属于我们的信仰。我们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有成熟的心灵。完全沿袭父母的信仰,就会处处碰壁。
4、恩典。我们之所以能具备爱的能力和成长的意愿,不仅取决于童年时父母爱的滋养,也取决于我们一生中对恩典的接纳。接纳了恩典的降临,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人,总是对自己这种状态充满了惊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他们靠努力挣来的。尽管他们或许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达到的境界,但不会把这种情况视为自己的主观选择,而是觉得这一切都是某种比他们的意识更睿智、更巧妙的力量造成的结果。境界越高的人,就越能体会到恩典的神秘之处。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部分读者读时觉得有点神秘主义。我读完,更喜欢理解为感恩。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总觉得我的人生有种有神秘力量在支配。包括自己的婚姻,工作!回忆起来,就是一种恩典。我也认为并不是自己努力得到的。
尽管我们不能凭主观意愿创造出恩典,但却可以打开心扉迎接恩典的降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田耕耘成一方沃土,让恩典的种子能够茁壮生长。
四个部分,是心智成熟的路程,是如此的艰难,所以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我用做笔记的方法总结了这一套书的第一本,因为它最经典,最畅销。推荐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