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属于老好人,亲朋好友圈中评价超高。理由很简单,别人的事儿上心的很,每次都让自己受委屈。我妈呢,只对自己喜欢的人好,别人一概不管。了解的人觉得我妈耿直,不了解的人觉得她难相处。从小夹在她俩中间,所以自己性格忽而这样忽而那样,最近几天,想明白一些。
1.
爸爸的傻之前老不在家体会不到,今年在家多半年也算是见识了。
某伯伯想去旁边的区,打给我爸,屁颠屁颠开车去了;别人家买房,我爸开着车折腾两天,中午饭是我爸请;每次一买到新鲜东西,平均三份,我们家,奶奶家,伯伯家,然而我貌似没享用过伯伯家一样东西,过年他家请我吃饭我并不去,因为在家吃倒也挺好,可是每次没等二十分钟饭菜就全光了,看人家多响应环保节能号召......总之就是亲戚家只要一有事儿就找我爸,我爸呢心里有时也不乐意,但不说,还陪着笑脸去。问题是某些亲戚并没有相应的对我爷爷奶奶很好,每次过节送的礼我都不让爷爷奶奶吃,那东西包装高大上,内里估计都是...呵呵。我总结我爸属于自作孽不可活。
2.
我妈也很能干了。人品让我妈仰慕的,怎么着都行,但如果你从一开始没入我妈的法眼,我妈绝对不跟你多说一句废话。对,她就这样,我真不知道这俩人是如何相爱相知生下我,并且还挺合得来,也许这就是婚姻的奥秘?
3.
曾经的我比较像我妈,爱恨分明,但高考完,想到要去全新的城市,碰到新的一批人,真的觉得得广识朋友了,我学着去接受更多的意见,更多的人,学着隐忍。
可事实貌似并不是那样。我依然有铁的不能再铁的闺蜜和男闺蜜,神一般的存在,但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最后还是撕破脸皮。我真的忍了吗?对啊,我忍了,我自我感觉做的很够了,但为什么毕业时仍然分崩离析?
其间有一点感受,“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如果说一开始就发现大家没有共同语言、价值观不同就不要在一起待的时间过长,就是说不要深交,面子上过得去即可。因为一旦深交矛盾会更多,彼此的分歧也会更大,反而会带来很多矛盾。适当的距离对大家都有好处。
4.
渐渐的,我会主动避开一些和不是很喜欢的人相处,避免正面接触。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也许对方的一些处事方式你看不懂,那就不要看,也不要管。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什么都要争个对错。求同存异,有话说就多说几句,没话就少说。千万不要试着去融入,最后只能一脸懵逼。
现在,我每周会自己吃两次午饭,如果每天都去奶奶家吃饭有些吃不消。大伯的愤世嫉俗会对我有影响,虽然我尽力克制,但吃饭的时候会心里不爽,所以我回避就好。
5.
舒欣就老说我太忍了,大学的时候该放弃一些人就要放弃。毕业的这几个月,只见到自己想见的人,只接触自己想接触的人,心情特别好,而且学到了不少东西,生活步入正轨。这几天太累了,昨晚又和舒欣语音了一个多小时,估计是想到了这些,就梦到大学时的一个室友,还是一点没变,很惋惜。
前天晚上和好几个月没见的妹妹出去遛弯。记得上次见她,没精打采,貌似被实习工作压的喘不过来气,已经丢失了自我,每天只是听吩咐办事,隐忍,温和,但没有大学时的活力,我看着很心疼。
但这次,反差太大,有点接受不了。因为明年要去事业单位上班,最近很闲,于是她自己找了个餐饮公司会计打发时间挣点零花钱。这次妹妹过的很自我,但有点过头了。生活在她眼里好像过于社会化了,在她认为,别人对自己都是利益驱动,自己一定得圆滑世故,否则别人就会害你。
也许是我还没去那样接触社会?她觉得我还想的过于简单。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可大家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回到家,我想到了一点,改变她的不是她自己,而是迫于所处的环境。现在她的周围,鱼龙混杂,她看不惯,可她也许没发现,她也被改变了。就像之前朋友说我都有点被室友影响,那会儿真把我吓到了,还好,我从那个圈子及时抽身。
于是,我开始刻意的选择身边的朋友。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是一类人,没必要凑到一起,距离是最好的保鲜剂,对彼此都好。
那身边的挚友就要去仔细挑选。无形中你会被影响,就好像这几天姐要结婚,每天和伴娘姐姐们在一起,很开心,她们颜值不低,智商情商很高,最重要的是她们心地善良待人处事有自己的分寸。昨天下午,我就是被她们围攻的对象,细致的分析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理有据,费心费力。
我愿意成长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中,这个环境需要你自己去选择。不是海纳百川就代表人缘好,真正无话不谈的闺蜜数量才决定你是否会开心满足。她们不介意你有多少真金白银,她们就是希望你能过的好,仅此而已。
为了自己,请谨慎选择身边人,再也不要当个老好人了,区分对待接触到的人。该远的不要越界,该近的时常关心。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方式,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每一天都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每一天都有新鲜感,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开心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