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怀念小时候吃的蒸馒头,尤其在这样的寒冬之时……
老旧的灶台,漆黑的大铁锅,还有火苗窜动的灶膛,都是过去农村中家家户户的“烹饪之道”。
总是在小年夜的大清早,爷爷奶奶就开始忙活起来。那一天叫醒我的一定是快节奏又强有力的剁菜声,比任何闹钟都振奋人心。
还没走到厨房就能闻到青菜焯过热水的气息,还有肉沫调过佐料的鲜香。看着爷爷搅拌着菜馅,奶奶把发好的面团作最后的揉捻,我的肚子里已钻进了馋虫。然后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娴熟地做好一个又一个馒头,像变魔术般。等把它们挨个躺进大蒸笼,才真正进入美味的倒计时。
这时奶奶会就着个大盆刨萝卜丝,准备接下来的馅料。爷爷便坐在灶膛口烧柴火,他说:这馒头要想好吃,就得旺火,这日子也会兴旺。火苗在灶膛口闪烁着,每加入一把柴火便生得更旺。我也搬着个小板凳坐在爷爷身边,陪他守着这旺火。噼里啪啦的柴火声盖住了外面凛冽的风声,红热的光从灶口透出来,把爷爷的面庞映的通红,也把我浑身都照得暖烘烘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火依旧燃得旺盛,蒸笼上水汽氤氲,逐渐整个厨房都烟气腾腾。当打开蒸笼的瞬间,白花花的热气几乎模糊了视线,热腾的香味弥漫得整个屋子都是。蒸熟后的馒头变得更大了,白白胖胖,喷香喷香。
热乎乎的馒头一口咬下去,面皮松软无比,口感又不失韧性与嚼劲,包裹着咸淡适中的青菜肉馅,不清淡也不油腻,肉香菜嫰,还有融在舌尖的汤汁都极美味。面粉都是爷爷奶妈自己种的小麦磨出的,青菜也是从自家田里挑的,冬天霜打后的青菜尤为好吃,水分超足,还自带一丝清甜的味道。
待午饭过后,姑姑和姑父也会来帮忙,屋子里更是热闹了不少。一下午忙忙碌碌,烟气混杂,和面、揉面、做馅料、包馒头,不亦乐乎……又是蒸了两波馒头成功出炉,除了萝卜丝肉馅的,还有我最爱的豆沙馅。
豆沙馅馒头出笼时,我总是顾不上烫嘴就想赶快享用。奶奶做的豆沙口感正正好,不会过干也不会过水,绵软细腻,甜到心底。那时候没有搅拌机,更没有破壁机,豆沙馅都是奶奶用大铁锅把红豆煮到软烂,再一遍遍翻炒出来。逢年过节回去,总有奶奶亲手熬制的豆沙馅,除了馒头,还有团子、汤圆、春卷,她都会做上一份豆沙馅的,只因我爱吃。
每每小年夜时,奶奶家做的馒头加起来至少百来个,成为过年必备的年货,不仅自家吃,还留着送给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每个馒头都是用足了料、用足了心,纯天然的用料和纯手工的制作。
想起曾经每笼馒头出锅时扑面而来的味道,既是馒头的香味,也是年味。馒头蒸完,年就来了,来年也会蒸蒸日上。
9岁之后,奶奶家搬进了楼房。电饭锅与煤气都很方便,微波炉、搅拌机开始走进了生活,超市里也有了现成的豆沙馅。
我再没见过那烧得炙热的灶膛,没吃过那柴火烧的菜饭,没见过那一笼笼热气腾腾的馒头,也再没过过那般喜气洋洋的小年。那些白胖胖香喷喷的蒸笼里的馒头,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中,带着平凡的烟火气和特别的年味。